深思《卖油翁》,我解除困惑作文600字
更新时间:2022/5/27 18:06:00   移动版

  重重疑云围绕心头:我学习已经很努力了,但是成绩就是上不去。直到细读深思《卖油翁》一文,我开始有了转变……

  学《卖油翁》一文,我们都把文旨归于来自勤学苦练的“熟能生巧”,认同卖油翁的“无他,但手熟尔”这一结论。我阅读之后不免心生疑惑,“手熟”固然是成功的必要条件,但“手熟”与“无他”(排除其他所有条件)、“但”(只是)和“尔”(罢了)组合在一起,“手熟”就变为成功的唯一充分条件,这似乎片面化、绝对化了,与生活中的成功之道不相符。

  我认为“手熟”是成功的必要条件而非唯一条件。就拿射箭比赛来说吧,先前中国队与韩国队战绩不分伯仲,后来在亚洲杯赛上,韩国女队屡摘桂冠,占压倒性优势,这是为什么?经过了解,原来韩国队在后来的训练中运用了红外线和激光等高科技手段,用来监测队员的基本姿势、瞄准等动作,而且进行定量分析,为训练提供了大量的科学数据;而中国队的教练和运动员虽然训练勤奋刻苦,但主要靠观察凭感觉进行定性分析,所以训练的水平提升不快。由此可見,要训练高效,取得成功,不仅要“手熟”,勤奋刻苦,而且要讲究科学方法,否则即使获得成功,可能也是一时的,不够稳定,甚至是低效的。用一个公式表示,就是:“手熟”+ 科学方法=高效成功。

  诺贝尔奖获得者屠呦呦的研究经历也证明了这一观点。当初,她和其他科研人员试了200多种中药,实验提取方式380多种,真可谓坚持不懈,呕心沥血,但青蒿的效果都不是很好。后来她在实验中更多地加入科技元素,舍弃常用的水煎熬法,改用沸点较低的乙醚,在摄氏60度的温度下制取青蒿提取物,终于获得成功——这种提取物对疟原虫的抑制率达到了100%。次年,又提炼出抗疟有效成分青蒿素。试想,如果她的团队一味地用旧法提取,“手熟”是有了,刻苦的精神也可嘉,但实验还是不可能成功,只有两者的结合才是高效成功之道。

  “‘手熟’+ 科学方法=高效成功”这一成功之道也给我的学习生活带来了启发。以前,每当面对一个晚上要完成好几张练习题的情况时,我会采取在“题海”中连续“游泳”乃至精疲力竭以求“手熟”的做法,结果却是头脑昏昏沉沉,思维迟缓。细读深思《卖油翁》一文后,我调整了学习策略:一是做题过程中穿插弹琴、听音乐和散步等环节;二是坚持“先浏览,再定题”。有了这两个“秘诀”,我的成绩有明显进步,老师还表扬我“讲科学,有智慧”。这,是不是也可为“‘手熟’+ 科学方法=高效成功”这一公式提供一个佐证呢?

  感谢《卖油翁》,它引发了我的新思路,给我提供了新方法,让我心头的重重疑云散去,收获了成长的“秘诀”。我会把这些经历、体悟写成文章,向学校广播站“成长有困惑,爱思才会明”主题征文活动投稿,与同学分享解惑成果。

  简评

  文章采用“起承转合”结构,“起”的部分亮出新论——“‘手熟’+ 科学方法=高效成功”,“承”与“转”的部分,先由“外”及“中”,由“反”及“正”,然后由他人论及自身,条理井然,逻辑性强。论点的提出和论述处处照应文题,结尾“疑云散去”与开篇“疑云围绕”遥相呼应,写成文章投稿一句又与命题所供材料照应。“就拿……来说吧”“……提供一个佐证”“也给……带来了启发”等过渡语句,使文脉清晰,流转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