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人性的作文题目
更新时间:2025/4/3 21:30:00   移动版

  人性本善(一)

  在生活的漫漫征途中,我们时常会与他人擦肩而过,然而,那些不经意间闪现的人性光辉,却如同一束束温暖的光,照亮了我们前行的道路,让我们坚信:人性本善。

  清晨,城市还未完全从睡梦中苏醒,街头的早餐摊前已经排起了长队。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奶奶,颤颤巍巍地站在队伍中,手中紧紧握着几枚硬币。轮到老奶奶时,她不小心将硬币掉落在地,一时间有些慌乱。这时,排在她身后的一位年轻人迅速蹲下,帮老奶奶捡起硬币,并微笑着说:“奶奶,您别着急。” 然后,他还主动帮老奶奶付了早餐钱,老奶奶感激得热泪盈眶,年轻人却只是摆摆手,说道:“这不算什么,谁遇到都会帮忙的。” 这看似微不足道的举动,却蕴含着人性中最质朴的善良。在那一刻,年轻人没有丝毫的犹豫,本能地伸出援手,展现出人性本善的美好。

  午后,阳光炽热。在公园的一角,一个小男孩不小心摔倒在地,膝盖擦破了皮,疼得大哭起来。周围的人纷纷围了过来,一位年轻的妈妈急忙从包里拿出纸巾和创可贴,温柔地为小男孩清理伤口,并细心地贴上创可贴。她一边安慰着小男孩,一边询问他的家人在哪里。不一会儿,小男孩的家人赶到了,对这位年轻妈妈连连道谢。这位妈妈的行为,并非出于任何功利目的,仅仅是源于内心深处对弱小的同情和关爱,是人性本善的自然流露。

  傍晚,繁华的街道上车水马龙。一位盲人正试图过马路,可川流不息的车辆让他有些不知所措。这时,一位路过的中学生走到盲人身边,轻声说:“叔叔,我扶您过马路吧。” 盲人感激地点点头。在绿灯亮起时,中学生小心翼翼地搀扶着盲人,一步一步地走过马路。到达马路对面后,盲人激动地握着中学生的手,中学生笑着说:“叔叔,这是我应该做的。” 这份简单的帮助,没有任何索取,只是人性中善良的驱使,让这个傍晚变得格外温暖。

  生活中,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这些平凡的人,在平凡的时刻,做出了不平凡的善举。他们的善良,无需刻意雕琢,自然而然地流淌出来。正是这些点滴的善举,汇聚成了社会的暖流,让我们相信,人性本善,善良是我们与生俱来的品质,它如同种子,在生活的土壤中生根发芽,绽放出绚丽的花朵,让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人性本善(二)

  回溯历史的长河,从古老的文明到现代社会,人性本善的理念如同璀璨星辰,照亮了人类发展的道路,成为我们内心深处永恒的信仰。

  在儒家经典《孟子》中,有 “四端” 之说,即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孟子认为,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这种恻隐之心便是人性本善的开端。当我们看到他人遭受苦难时,内心会自然而然地涌起同情之感,这便是人性中善良的本能反应。就像在古代的灾荒之年,总有许多仁人志士开仓放粮,救济灾民。他们不顾自身利益,毅然伸出援手,帮助那些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百姓,这种行为正是源于内心深处的善念。他们明白,大家同为人,本应相互扶持,共度难关,这是人性善的伟大体现。

  文学作品中,也处处闪耀着人性本善的光辉。雨果的《悲惨世界》里,冉?阿让在经历了无数的苦难和不公后,依然能够被主教的善良所感化,从而走上了自我救赎的道路。主教面对偷走自己银器的冉?阿让,不仅没有惩罚他,反而还赠送给他更多的银器,希望他能重新做人。这份宽容与善良,如同一束光,照亮了冉?阿让黑暗的世界,让他重新找回了内心的善良。在这个故事中,我们看到了人性本善的力量,即使是被生活磨砺得千疮百孔的灵魂,也能在善良的感召下重新焕发生机。

  在现实生活中,每一个小小的善举都在诠释着人性本善。志愿者们放弃自己的休息时间,走进偏远山区,为孩子们送去知识和温暖;路人们自发地为突发疾病的患者让出生命通道;陌生人之间一个善意的微笑、一次举手之劳的帮助…… 这些看似平常的行为,背后都隐藏着人性中最纯粹的善良。我们生来便具备这种善良的本性,它不受年龄、地域、文化的限制,是人类共通的美好品质。

  人性本善,并非是一种空洞的口号,而是实实在在存在于我们生活中的力量。它让我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依然能够坚守内心的善良,用爱去温暖世界。让我们相信人性本善,并用行动去践行这份善良,让世界因为我们的善良而变得更加美好,让人性的光辉永远闪耀在历史的天空。

  人性的作文示例

  示例一:《人性的光辉》

  在我五彩斑斓的童年里,诸多往事如过眼云烟,可那件事却如璀璨星辰,令我难以忘怀。

  那天,我正和爸爸在饭店用餐。突然,一个微弱的声音传来:“要擦皮鞋吗?”我抬头,看到一位又黑又瘦的老人,脸上满是皱纹,手里拿着黑色刷子,干枯手指上的指甲又黑又长,这让我心里很是不悦,便埋下头继续享用美食。爸爸微笑着对我说:“孩子,你的鞋子有点脏,让这位爷爷帮你擦擦吧。”我极不情愿地伸出了脚。

  就在这时,一个乞丐走进饭店,一股难闻的味道扑鼻而来。乞丐用乞求的声音对老板说:“能给我点水吗?”饭店老板却大声吼道:“去!去!去!”然后皱着眉头,装作没看见,转身继续招揽生意。

  然而,擦皮鞋的老人默默走到乞丐身边,递给他一瓶水。那一刻,我心中涌起一股暖流。原来,人性的美,无关财富、穿着与职业,而在于是否拥有一颗纯洁的心灵和闪光的人格。

  这件事虽已过去许久,但当时的场景依旧历历在目,那老人传递出的人性光辉,时刻温暖着我,提醒我在生活中要做一个善良、有爱心的人。

  示例二:《人性的思考》

  我是一名住校生。一天清晨,舍友们大多醒了,都在忙着收拾自己。不一会儿,一个舍友发现地上有一块钱,惊呼道:“咦,谁的一块钱?”说完,大概觉得捡了会落人话柄,便径直走了过去。

  直到我洗漱完,才看到地上的钱。我心想:既然看见了,怎么就没人捡起来呢?或许她觉得我会捡起来据为己有吧,但我没有。毕竟快上早自习了,如果大家都因害怕而不捡,宿舍说不定会扣分。于是,我随手捡起钱放在旁边的柜子上,便去上早自习了。

  这件事一直萦绕在我心头,让我不禁思考:这就是所谓的人性吗?这让我联想到在马路边摔倒的老人,他们拼尽全力却无法起身,可围观的路人却因害怕被牵扯,没有一个人施以援手。

  一个是捡钱怕被误解,一个是帮人怕惹麻烦,这两件事何其相似。人性本应是善良、互助的,可为何在现实中,我们却因种种顾虑而变得冷漠?我希望大家都能放下心中的担忧,展现出人性中最美好的一面。

  示例三:《人性的转变》

  曾经,我是个非常任性的孩子,总是和父母对着干。父母都是老师,我本应知书达理,可我却十分倔强。父母让我往东,我偏往西,常常惹得他们怄气,却从未顾虑过他们的感受。

  随着年龄增长,我依旧任性不改,父母也渐渐不太管束我了。我以为这样自由自在挺好,可当自己在家时,却连个玩伴都没有。父母每天早出晚归,工作十分辛苦。

  有一天,我仔细观察父母,发现他们乌黑的发丝已被岁月染成白色,曾经充满活力的身子骨也变得佝偻。那一刻,我才意识到,这么多年来,我只顾自己,从未关心过他们。父母为我付出了一切,而我却如此任性,他们脸上的皱纹就是最好的见证。

  我终于明白自己错了,从那以后,我不再任性,变得知书达理。父母仿佛也年轻了许多。通过这件事,我深刻体会到,人性是可以转变的。我们应该学会理解和关爱他人,尤其是自己的父母,让人性的美好在生活中绽放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