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爱如山,岁月留痕
暮色渐浓时,厨房的灯光总会准时亮起。父亲系着深蓝色围裙,在灶台前忙碌的身影,是我记忆里最温暖的画面。
小时候的每个清晨,父亲都会变魔术般从身后掏出温热的早餐。冬日里,他把包子捂在怀里,生怕冷掉,递到我手上时,包子还带着他的体温;雨天放学,校门口永远有他撑着伞的身影,伞面总是倾斜向我这边,自己的右肩却被雨水打湿。
记得那次我生病住院,父亲整夜守在病床边。我迷迷糊糊中睁开眼,总能看见他坐在椅子上,歪着头打盹,手里还紧紧攥着我换下的毛巾。清晨醒来,他布满血丝的眼睛里满是关切,轻声问我想吃什么,转身就去买我最爱吃的粥。
学习上遇到难题,父亲总会耐心地帮我分析。他粗糙的手指在草稿纸上写写画画,用最朴实的语言讲解知识点。当我终于弄懂时,他脸上绽放的笑容比我还开心。
岁月在父亲的脸上刻下了皱纹,两鬓也添了白发,但他对我的爱从未改变。那些平凡日子里的点点滴滴,都凝聚着深沉的父爱。这份爱,值得我用一生去感恩。
父亲的温度
父亲的手掌很厚,指节粗大,像老树的根须般盘踞着岁月的纹路。这双手能修好家里所有坏掉的东西,却从来不会表达温柔。直到那个雨夜,我才真正触摸到了这双手的温度。
记得初中时我发高烧,额头烫得像块火炭。母亲出差在外,家里只有父亲和我。他笨拙地拿着体温计,眉头皱成"川"字,嘴里嘟囔着"怎么烧这么高"。深夜雨势渐大,家里的退烧药却过期了。父亲二话不说披上雨衣就冲进雨幕里,那件褪色的蓝雨衣在路灯下一闪就不见了。
我迷迷糊糊听见门响时,墙上的老挂钟正敲着凌晨两点的钟声。父亲浑身湿透地站在床前,头发上的水珠滴在我滚烫的脸上,凉丝丝的。他从怀里掏出药盒,塑料包装居然一点没湿。那双平日拧螺丝、搬重物的手,此刻正颤抖着掰开药片,小心地托着我的后颈喂我喝水。他的手掌粗糙得像砂纸,碰到我皮肤时却轻得像羽毛。
第二天清晨,我退烧后看见父亲歪在客厅沙发上睡着了。他手里还攥着湿毛巾,茶几上摆着温度计和半杯水。晨光透过纱帘落在他花白的鬓角上,我才突然发现,那个曾经能单手把我举过肩头的父亲,原来已经这样老了。
父亲从不说爱,但他会在我的书包侧袋里偷偷塞一盒牛奶;他总记不住我的年级,却清楚地知道我讨厌吃葱;他批评我考试粗心,转身就去找老师打听补习班的消息。这些年来,他像棵沉默的老槐树,把荫凉都给了我,自己却站在烈日下。
现在每次回家,我都要故意让父亲帮我修点小东西。看他戴着老花镜认真摆弄零件的样子,阳光从窗户斜进来,照见他手背上新长的老年斑。这时我总会递上一杯热茶,让那双手在氤氲的热气中暖和一会儿。父亲接过茶杯时,我们的手指短暂相触,那温度从指尖一直传到心里——原来这就是他爱我的方式。
感恩父亲
“时光时光慢些吧,不要再让你变老了,我愿用我一切换你岁月长留……”每当听到筷子兄弟的这首《父亲》,我的内心便泛起层层涟漪,对父亲的感恩之情如潮水般涌来。
父亲是家里的顶梁柱,为了一家人的生活日夜操劳。他是一位普通的建筑工人,每天天不亮就出门,披星戴月地回家。夏日,无情的太阳光毫不留情地炙烤着他,把他的皮肤晒得黝黑;冬日,凛冽的寒风如刀割般划过他的脸庞,他却从未有过一句怨言。他虽穿得体面工整,但那都是穿了许久的旧衣,他把节省下来的每一分钱都用在了家庭和我的身上。
记得小时候,家里刚从农村搬到城镇,条件十分艰苦。父亲为了让我能有更好的学习环境,拼命地工作。有一次,我在学校被同学欺负了,心情低落极了。回到家后,我把自己关在房间里,默默地流泪。父亲知道后,轻轻地敲开了我的房门,坐在我的身边,耐心地听我倾诉。他用那粗糙却温暖的手抚摸着我的头,安慰我说:“孩子,不要怕,有爸爸在呢。要学会坚强,勇敢地面对困难。”那一刻,我感受到了父亲那如山般的父爱,心中的委屈和恐惧顿时消散了。
在我的成长过程中,父亲不仅是我的避风港,更是我的良师益友。他教我画画,教我识字,用木板为我做简单有趣的学习用具。他还给我讲故事,那情节扑朔迷离的神话传说,内容生动有趣的民间故事,填满了我童年的时光。每当我遇到困难想要放弃的时候,父亲总是鼓励我:“孩子,你要相信自己,你一定能行。”有一次,我想学骑电动车,但又不敢骑,因为之前偷学骑车时撞到了树上。父亲看出了我的心思,便耐心地给我讲解骑车的技巧,然后在后面扶着我,让我慢慢适应。等我有了信心后,他才松开手,让我自己骑。在父亲的鼓励和帮助下,我终于学会了骑电动车。
如今,我渐渐长大,而父亲却在岁月的磨砺中渐渐变老。看着他那日渐增多的白发和日益弯曲的脊背,我的心中充满了愧疚和感恩。我想对父亲说:“爸爸,您辛苦了!是您含辛茹苦地把我养大,总是竭尽所能把最好的给我。我一定牢记您的叮嘱,加倍努力,刻苦学习,以优异的成绩来回报您的恩情。”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父亲的爱就像一座巍峨的高山,为我遮风挡雨;又像一片辽阔的大海,包容着我的一切。我会用我的行动来感恩父亲,让他的晚年生活幸福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