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电视的利与弊作文(精选3篇)
更新时间:2025/7/31 16:23:00   移动版

  看电视的利与弊

  客厅里的电视机,像个神奇的魔盒,总能变出五彩斑斓的世界。但爸爸常说:“这魔盒里藏着蜜糖,也藏着陷阱。”

  看电视能让我们看到远方的世界。《动物世界》里,我认识了在南极滑冰的企鹅,在非洲草原奔跑的猎豹;《中国诗词大会》上,选手们出口成诗,让我知道原来汉字能组合出那么美的句子。有次科学课讲宇宙,老师提到黑洞,我立刻想起纪录片里的画面,举手回答时,同学们都惊讶地看着我 —— 这都是看电视的功劳。

  但电视也会偷偷带走我们的时间。上周我守着动画片,把作业忘得一干二净,直到妈妈关掉电视,才发现作业本还干干净净。长时间盯着屏幕,眼睛会干涩发痒,奶奶的老花镜度数越来越深,医生说就是年轻时看电视太久造成的。有时候广告里的玩具看起来特别好玩,缠着妈妈买回家,却发现根本不如电视里好看,这才明白,有些画面是会骗人的。

  其实电视本身没有对错,关键看我们怎么用。妈妈给我定了规矩:每天看电视不超过一小时,先做完作业再看,还要选有意义的节目。现在我知道,电视是帮助我们学习的工具,不是消磨时光的玩具。就像一块甜甜的蛋糕,适量品尝能带来快乐,吃多了却会伤身体。

  方寸之间的世界

  电视屏幕亮起的瞬间,仿佛打开了一扇魔法的窗户。爷爷总爱把新闻联播的声音调得很大,主持人字正腔圆的播报声和厨房里炖肉的咕嘟声混在一起,构成了我童年最安心的背景音。透过这方荧屏,我见过撒哈拉的星空,听过南极冰层下的鲸歌,甚至能跟着考古队的镜头,轻轻拂去兵马俑脸上的尘埃。

  然而这扇窗有时也会变成偷时间的贼。记得有次周末,我陷在动画片的漩涡里无法自拔,等回过神来,窗外的夕阳已经把作业本染成了橘红色。手指沾着薯片碎屑去赶作业时,突然发现原本能写两页的钢笔字,现在连半页都写得歪歪扭扭。更可怕的是,那些看过就忘的节目像劣质糖果,甜味过后只留下空虚的蛀牙。

  妈妈对付电视有套聪明的办法。她会在动物纪录片播出时晾衣服,让我边叠衬衫边认非洲草原的动物;看古装剧就翻出家里的旧地图,带我在蛛网般的运河线上找剧情发生地。最妙的是她发明的"知识银行":每看一小时电视就要存入等量的阅读时间,于是我的书架渐渐摆满了《跟着央视去考古》《国家地理珍稀物种》这样的"利息"。

  如今家里的电视越来越薄,能看的节目却越来越厚。但每当我拿起遥控器,总会想起小时候那个蹲在电视机前的小身影——她以为自己在探索世界,其实世界早就在她身后开出了更广阔的花园。或许电视真正的价值,不是让我们盯着方寸屏幕,而是唤醒走向广阔天地的渴望。就像爷爷常说的:"看过黄河的电视片,不如买张车票去趟壶口。"

  电视:打开世界的窗口与关上思考的门

  我家客厅的电视机每天都会准时打开,五彩斑斓的画面总能瞬间吸引全家人的目光。电视就像一把双刃剑,既为我们打开了认识世界的窗口,也可能不知不觉间关上我们独立思考的大门。

  记得去年暑假,我通过《国家地理》频道认识了神秘的亚马逊雨林。当画面里出现色彩斑斓的毒箭蛙和巨大的王莲时,我仿佛身临其境。第二天,我就迫不及待地跑到图书馆借阅相关书籍,把在电视里看到的疑问一一查证。老师后来告诉我,这种通过电视激发求知欲的过程,正是电视最大的益处之一。新闻节目让我们足不出户就能了解天下大事,纪录片带我们探索宇宙奥秘,教育节目更是课堂学习的有益补充。

  但我也亲眼见过表弟被电视"绑架"的情景。他可以连续看三四个小时的动画片,作业却拖到深夜才写。更让人担心的是,他常常不加思考地模仿电视里的危险动作,有次差点从沙发上跳下来摔伤。妈妈说,这就是过度看电视的弊端——它像精神鸦片一样消磨人的意志,让我们的注意力变得碎片化。更严重的是,电视里充斥的暴力画面和消费主义思想,正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们的价值观。

  我的同桌小美就因为沉迷电视剧,把大量时间花在追星上,期中考试数学只考了58分。而我的表姐虽然也爱看电视,但她会把喜欢的科普节目做成笔记,还经常和家人讨论节目内容。这说明,电视本身并无好坏,关键在于我们如何使用它。

  现在,我们家有了新规定:每天看电视不超过一小时,看完必须和家人分享观后感。这个小小的改变让我明白:电视应该是丰富我们生活的工具,而不是主宰我们时间的主人。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要学会做电视的主人,而不是被电视牵着鼻子走。只有这样,电视才能真正成为开阔视野的窗口,而不是束缚思想的牢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