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粽子作文300字(精选4篇)
更新时间:2025/8/5 20:53:00   移动版

  包粽子

  端午节前夕,奶奶说要教我包粽子,我高兴得一蹦三尺高。

  奶奶准备好碧绿的粽叶、雪白的糯米和红彤彤的枣子。她先把两片粽叶叠在一起,轻轻一卷,就折成了一个漂亮的圆锥形。我学着奶奶的样子,可是粽叶在我手里怎么都不听话,不是卷得太松,就是太紧,急得我满头大汗。

  "别着急,慢慢来。"奶奶握住我的小手,带着我把粽叶折成小漏斗。我小心翼翼地往里面放了一勺糯米,又放了两颗红枣,再盖上一层糯米。最难的步骤来了——捆粽子!我手忙脚乱地系绳子,不是这边松了就是那边漏米,奶奶耐心地教我用棉线绕三圈再打结。

  经过一番努力,我终于包出了一个歪歪扭扭的小粽子。虽然它没有奶奶包的那么漂亮,但奶奶说这是她见过最特别的粽子。煮好后的粽子香气四溢,我迫不及待地剥开粽叶,咬了一口,甜甜的红枣和软糯的糯米在嘴里化开,心里美滋滋的。

  这次包粽子让我明白,做事情要有耐心,只要肯学,就一定能成功。这个端午节,我不仅学会了包粽子,更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温暖。

  粽叶里的清香

  外婆把泡好的糯米倒在竹筛里,白花花的米粒沾着水珠,像撒了层碎银子。“要选宽点的粽叶才好包。” 她手里的粽叶在热水里烫过,绿得发亮,边缘卷成小波浪。

  我学着她的样子折粽叶,可刚把糯米放进去,就从底部的缝隙漏出来,像群调皮的小鱼。外婆笑着用棉线在我手背上绕了两圈:“得像给小口袋扎紧口。” 她的指甲缝里还沾着豆沙,包出来的粽子棱角分明,系着红绳像只小胖娃娃。

  妈妈包的粽子总塞太多蜜枣,胀得鼓鼓的。“这样才甜嘛。” 她往我嘴里塞了颗蜜枣,黏得我舌头都转不动。灶台上汽笼冒着白汽,粽叶的清香混着糯米的甜,在屋里漫开。

  煮好的粽子晾在竹匾里,我挑了个自己包的 “歪瓜裂枣”。剥开粽叶时,糯米粘在手上,豆沙馅流出来,像淌着金色的小河。外婆说:“粽子要丑才香。” 阳光透过她的白发,把粽叶的影子投在我手背上,轻轻晃。

  青绳记

  端午前日,外婆的棕榈叶在水盆里泡出清香。我学着她把两片粽叶叠成小漏斗,糯米却从缝隙簌簌漏下,像道淘气的瀑布。

  "手腕要这样转。"外婆的手突然覆上来,带着艾草味的掌心温暖干燥。粽叶在她指间驯服地弯折,变出四个棱角分明的城堡。我往里塞了颗蜜枣,它沉在米粒中像枚小小的落日。

  煮粽子的时辰最是难熬。灶台上,青绳捆扎的粽子在沸水里沉沉浮浮,水汽把厨房熏成朦胧的山水画。外婆用蒲扇轻扇炉火,火光在她皱纹里跳起安静的舞。

  解开粽绳时,发现叶脉的纹路竟印在了米粒上。咬到蜜枣的瞬间,甜味混着箬叶香在舌尖绽放。外婆耳垂上沾着粒糯米,随她摇头晃脑的动作一闪一闪,像枚会发光的耳钉。

  包粽子

  端午节到了,家家户户都弥漫着粽子的香味。今年,我也跟着奶奶一起包粽子,体验了这个传统的习俗。

  端午节的前一天,奶奶就开始准备包粽子的材料。她买来了新鲜的粽叶、糯米、红枣和蜜枣。粽叶要提前用清水泡软,糯米也要浸泡几个小时,这样包出来的粽子才会更加香糯。

  一切准备就绪后,奶奶开始教我包粽子。她先拿起一片粽叶,把它卷成一个漏斗的形状,然后用勺子舀了一些糯米,放在粽叶的底部。接着,她又放了几颗红枣和蜜枣,再盖上一层糯米。最后,她把粽叶的两端折过来,用绳子紧紧地捆住,一个粽子就包好了。

  看着奶奶包得又快又好,我迫不及待地想试试。我学着奶奶的样子,拿起一片粽叶,卷成漏斗状,然后小心翼翼地放上糯米和红枣。可是,当我试图把粽叶折过来的时候,糯米却漏了出来。我有些着急,手忙脚乱地想把糯米塞回去,结果弄得满手都是。奶奶看到后,笑着走过来,耐心地指导我:“别急,慢慢来,先把粽叶折好,再用绳子捆紧。”

  在奶奶的帮助下,我终于包出了第一个粽子。虽然它的形状有些奇怪,但看着自己的劳动成果,我心里还是特别高兴。接下来,我越包越好,越包越熟练。不一会儿,我们就包了一大盘粽子。

  包好的粽子被奶奶放进锅里煮。煮粽子的时候,整个厨房都弥漫着粽叶和糯米的香味。我站在锅边,盼望着粽子快点煮好。终于,粽子煮好了,奶奶把它们捞出来,放在盘子里。我迫不及待地拿起一个粽子,剥开粽叶,咬了一口。哇,真香!糯米软糯,红枣和蜜枣的甜味恰到好处,真是太好吃了。

  这次包粽子的经历让我感受到了传统习俗的魅力,也让我体会到了劳动的乐趣。端午节不仅是一个节日,更是一个让我们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好机会。我期待着明年还能和奶奶一起包粽子,继续这个美好的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