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笔筒作文450字
更新时间:2025/8/8 15:37:00   移动版

  我的笔筒

  在我书桌的一角,站着一个憨态可掬的陶瓷笔筒,它是我十岁生日时爸爸送给我的礼物。这个笔筒穿着一身天蓝色的"外衣",上面印着几只憨态可掬的企鹅,正摇摇摆摆地走在冰面上。

  笔筒的造型是一个圆圆的罐子,高约十五厘米,直径大约十厘米。它的表面摸起来光滑细腻,像婴儿的肌肤一样温润。最特别的是笔筒的顶部,有一圈金色的镶边,在阳光下闪闪发亮,像是给企鹅们戴上了一顶华丽的皇冠。企鹅们的眼睛黑溜溜的,像两颗小豆子,每次看到它们,我都会忍不住笑出声来。

  这个笔筒不仅是我的文具管家,更是我的知心朋友。每天清晨,我都会把昨晚散落的铅笔、钢笔和尺子请进它的"肚子"里。橡皮弟弟总是喜欢躺在最上层,而铅笔哥哥们则规规矩矩地排好队。有时候写作业累了,我会对着笔筒发呆,看企鹅们在冰面上散步,仿佛能听到它们咯咯的笑声。

  记得有一次我不小心把笔筒碰倒在地,企鹅们的图案被刮花了一点点。我急得差点哭出来,赶紧用软布轻轻擦拭。爸爸帮我修补时,还在背面贴了一张小纸条:"小心呵护,它会陪伴你更久。"现在那个小小的刮痕,反而成了我们共同的回忆。

  这个天蓝色的笔筒已经陪伴我三年多了,企鹅们的颜色虽然有些褪去,但在我心里它永远崭新如初。每当我整理文具时,都会轻轻抚摸那些企鹅图案,感谢它们默默守护着我的学习用品,也守护着我成长的点点滴滴。

  我的笔筒

  书桌右上角立着个天蓝色的笔筒,圆柱形的身子胖乎乎的,像截矮矮的树干。筒身印着片小树林,棕色的树干上缠着绿色的藤蔓,几只小鸟站在枝头,翅膀上的黄色羽毛涂得亮亮的。笔筒是陶瓷做的,摸起来冰冰凉凉,底部有圈小小的防滑垫,放在桌上稳稳的,不会被笔尖碰倒。这是我三年级参加绘画比赛得的奖品,评委老师说它和我画的森林画很配。

  第一次往里面插笔时,我特意把铅笔、钢笔、彩笔分了类。铅笔尖朝上,像小树林里冒出的新芽;钢笔的金属笔帽在阳光下闪闪发亮,像给小鸟挂了串银铃铛。妈妈路过书桌时,笑着帮我把歪倒的尺子扶直:“这下你的笔宝宝们有整齐的家啦。” 那天写作业,我每次抬头都能看见笔筒上的小鸟,仿佛它们在叽叽喳喳地说 “快点写呀”,写作业的速度都变快了。

  它成了我书桌前的 “小管家”。削铅笔时,铅笔屑偶尔会落在笔筒边缘,我用橡皮轻轻一擦就干净;美术课要用彩笔,掀开笔盖就能抽出想要的颜色,比在笔袋里翻找方便多了。有次不小心把水彩颜料蹭到了筒身,绿色的颜料刚好落在藤蔓上,像给小树新长了片叶子,我索性没擦掉,让它成了笔筒的小秘密。现在笔筒边缘有点磕碰的小缺口,那是我不小心用圆规戳的,倒像给树干添了个小小的树疤。

  每天晚上整理书桌,我都会把散落的笔一一插进笔筒。陶瓷的凉意透过指尖传来,筒身上的小鸟好像在暮色里眨眼睛。这个天蓝色的笔筒里,藏着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削铅笔的 “咔嚓” 声,还有妈妈帮我扶正尺子时的轻声细语,是我学习时光里最贴心的陪伴。

  我的笔筒

  在我的书桌右上角,立着一个青花瓷纹的笔筒,筒身上绘着几枝疏朗的兰草。这是爷爷去年从景德镇带回来的礼物,如今成了我学习时最忠实的伙伴。

  笔筒刚到手时,釉面光洁得能照出人影。我小心翼翼地把铅笔放进去,生怕刮花内壁。爷爷却笑着说:"瓷器要常用才有灵性。"果然,随着日复一日的使用,笔筒内壁渐渐留下了铅笔的划痕,釉面也染上了墨水的印记,反而显得更加温润。

  这个笔筒最特别的地方是它的"记忆"。每支插在里面的笔都承载着故事:最短的那截铅笔,是期末考时写到只剩拇指长的;沾着颜料的毛笔,记录着第一次国画课的笨拙尝试;还有那支刻着牙印的圆珠笔,见证了我苦思作文时的焦虑。有时候整理书桌,随手拿起一支笔,就能牵出一段回忆。

  上周我不小心碰倒了笔筒,"砰"的一声让全家人都冲进房间。笔筒没碎,但底部多了道细如发丝的裂纹。爷爷拿来金漆,沿着裂纹描出兰草的叶脉。"这叫金缮,"他眯着眼睛说,"修补过的器物更有故事。"现在阳光照进来时,那道金线会微微发亮,像给兰草镀上了晨露。

  这个笔筒不仅收纳着我的文具,更收藏着成长的点点滴滴。每次投笔入筒的清脆声响,都像是往时光银行里存入一枚记忆的硬币。爷爷说得对,真正的好器物,会随着使用越来越有味道,就像人生,经历越多越显珍贵。

  我的笔筒作文450字

  我的笔筒是我亲手“种”出来的。去年科技课,老师发了半截竹筒、一把小锯子、一包砂纸,说:“自己把春天留下来。”我锯掉竹节,打磨一周,竹筒边缘从毛刺变成温润的圆弧,像被月光吻过。

  回家,我把竹筒放在书桌左上角,先插三支铅笔,像插三支未点燃的烟火;再放两株绿萝剪下的侧芽,加一点点清水,笔筒瞬间成了小小森林。晨光穿过窗纱,竹影落在练习本,风一吹,影子替我写字。

  后来,它越来越热闹:黑墨钢笔、橙色荧光笔、银色自动铅……依次排队,像地铁高峰。绿萝的根须也悄悄爬满筒底,白嫩得像新生的语言。偶尔写错字,我抽笔太急,带起一串水珠,洒在草稿纸上,晕开成意外的小湖。

  上周,表弟来玩,想把竹筒当战锤,我急得大喊。他愣住,我轻声解释:这是“会呼吸”的笔筒。我指指根须,他瞪大眼,把竹筒双手放回,像放下一枚易碎的星光。

  夜里,我写日记,绿萝悄悄探出新叶,正好顶着桌灯,像举起一把绿色的小伞。我摸摸竹筒,它微微凉,却盛着满筒的墨水香、植物气、还有我不断生长的夜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