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次登山教会我的事》
清晨五点的闹钟响起时,我正蜷缩在温暖的被窝里。窗外的天色还泛着青灰,山间的雾气像一层薄纱笼罩着远处的山峦。这是我第一次参加学校组织的登山活动,看着装备清单上"轻装上阵"的要求,我暗自庆幸不用背太多东西——直到真正踏上登山路,才发现这份"轻松"带来的磨练远超想象。
前半程的山路还算平缓,我像只欢快的小鹿蹦跳着前进。路边的野花沾着露珠,晶莹的水珠在晨光中闪烁着细碎的光芒。同行的小林还哼起了歌谣,我们的笑声在山谷间回荡。可当海拔计显示超过800米时,脚下的石阶突然变得陡峭起来,每迈一步都像踩在棉花上,双腿开始不受控制地发抖。
"还有最后三公里!"领队老师的声音从前方传来。我抬头望去,蜿蜒的山路像一条灰色的丝带缠绕在翠绿的山间,而我的视线开始不受控制地发黑。背包里的水壶随着步伐撞击着后背,发出"咚咚"的声响,仿佛在嘲笑我的狼狈。汗水浸透了校服,顺着脊背往下淌,在衣服上留下一道道深色的痕迹。
就在我几乎要放弃时,一阵山风突然掠过耳畔。我看见前方有个白发苍苍的老爷爷,他拄着登山杖,步履蹒跚却坚定地向上攀登。更让我惊讶的是,他身旁跟着个五六岁的小女孩,小姑娘的脸蛋红扑扑的,像只小苹果,却始终紧紧跟在爷爷身边。他们互相搀扶的身影,在晨雾中构成了一幅动人的画面。
我咬紧牙关,把注意力集中在脚下的每一步。当手指触到山顶那块刻着"登峰造极"的石碑时,晨曦正好穿透云层,金色的阳光像瀑布般倾泻而下。我看见远处连绵的山脉像波涛般起伏,城市的轮廓在薄雾中若隐若现。小林跑过来和我击掌,她的刘海湿漉漉地贴在额头上,却笑得比阳光还要灿烂。
下山时,我的双腿像灌了铅一样沉重,但心里却装满了前所未有的成就感。这次登山让我明白,真正的磨练不是来自外界的困难,而是战胜内心那个想要放弃的自己。就像山顶那轮初升的太阳,只有经历过漫长的黑夜和陡峭的攀登,才能绽放出最耀眼的光芒。那些在石阶上留下的汗水与脚印,最终都化作了生命里最珍贵的勋章。
跑道上的茧
校运会报名截止前一天,体育委员把 1500 米项目的报名表塞到我手里。"去年你不是说想试试吗?" 他的运动鞋沾着操场的红胶粒,"重在参与,跑不完也没人笑你。"
我盯着报名表上 "1500 米" 那串数字,喉结忍不住滚动了一下。从小体育就垫底,800 米测试总在及格线边缘挣扎,1500 米对我来说,简直像翻越一座没有尽头的山。
第一次训练时,秋天的风卷着沙粒打在脸上。跑到第三圈,双腿就像灌了铅,呼吸粗得像破旧的风箱,喉咙里火烧火燎的。体育老师骑着自行车跟在旁边:"调整呼吸,两步一呼,两步一吸。" 我想张嘴回答,却只能吐出一团白气,眼前的跑道开始晃悠,像条不断扭动的蛇。
"要不别跑了?" 同组训练的阿杰放慢脚步,他的额发被汗水粘在额头上,"你这体质,硬撑着容易受伤。" 我摇摇头,望着前面被夕阳拉长的跑道,突然想起爸爸说过的话:"有些坎看着难,迈过去才知道自己能走多远。"
接下来的三周,我把闹钟调早了半小时。每天清晨,天还蒙着层灰蓝色,操场的铁门刚打开,我就踩着露水开始跑。第一周跑到 600 米就必须停下来,扶着栏杆干呕;第二周能坚持到 800 米,衣服后背能拧出半杯水;第三周终于能完整跑完一圈,虽然冲过终点时,膝盖抖得像风中的树叶。
比赛那天,看台上的加油声像潮水般涌来。发令枪响的瞬间,我跟着人群冲出去,却在第一圈就被甩到了最后。跑到第三圈时,熟悉的窒息感又来了,肺像个快要炸开的气球,耳边的加油声变成嗡嗡的杂音。"放弃吧" 的念头刚冒出来,就看见体育老师站在弯道处,手里举着块牌子,上面写着 "还有 300 米"。
那 300 米像是在岩浆里奔跑。双腿已经不属于自己,全凭一股莫名的劲儿往前挪。观众席上突然爆发出一阵欢呼,原来是阿杰冲过了终点,但我没有力气回头,只是机械地摆动双臂。当脚尖跨过终点线的刹那,我腿一软跪坐在地上,额头抵着发烫的跑道,闻到一股塑胶被晒化的味道。
有人把我扶起来,递过来一瓶水。抬头时,看见阿杰正举着相机对着我笑,照片里的我头发凌乱,衣服湿透,却比任何时候都要鲜活。体育老师拍着我的肩膀:"你看,你跑下来了。"
现在每次路过操场,我都会在跑道上走两圈。踩着那些曾经让我恐惧的红胶粒,突然明白,磨练就像蝴蝶破茧 —— 过程必然疼痛,挣扎必然艰难,但当你终于挣脱束缚,扇动翅膀飞向天空时,会发现所有的坚持,都在为成长积蓄力量。就像那次 1500 米,我没有拿到名次,却在气喘吁吁的奔跑里,遇见了一个更勇敢的自己。
《淬火时分》
高三第一次月考后,我的数学试卷上趴着一道鲜红的"58",像条狰狞的蜈蚣。老周把我叫到办公室时,正在用搪瓷缸烫一摞试卷,水蒸气模糊了他的黑框眼镜。"知道淬火吗?"他突然问,手指蘸着茶水在桌上画了道曲线,"铁要经过骤冷,才能获得钢的筋骨。"
周末的数学补习班设在废弃的纺织厂。透过生锈的铁窗,能看见老周踩着满地阳光走来,裤管上沾着操场的煤渣。他讲课时的粉笔灰簌簌落在旧纺锤上,恍惚间像给这些沉默的金属覆了层霜。当我第三次卡在同一道立体几何题时,他突然把粉笔折成两段:"画辅助线不是绣花,该撕开时就撕开!"断裂的粉笔头在水泥地上蹦跳,惊起了窗外的一群麻雀。
深冬清晨的操场,我总在背公式时踩着自己呼出的白气。某天发现单杠旁多了个身影——老周正用冻红的手翻着我的错题本,呢子大衣下露出病号服的蓝条纹。他指着某页边缘我画的小飞船说:"航天器变轨时,最难的不是计算燃料,是敢不敢按下那个改变轨道的按钮。"
高考最后一科,雷雨刚停的考场弥漫着土腥气。当遇到那道神似"58分"考题的压轴题时,我忽然听见钢笔划过纸面的沙沙声,像极了老周用粉笔敲黑板的节奏。走出考场时,积雨云裂开一道缝隙,阳光如淬火的铁水般倾泻而下。
那一次磨练,让我成长
人生就像一场漫长的旅程,途中充满了各种各样的磨练。这些磨练或许会让我们感到痛苦和疲惫,但正是这些经历,塑造了我们坚韧不拔的意志,让我们在成长的道路上不断前行。那一次磨练,让我至今难忘,也让我收获了成长。
那是一个炎热的夏天,学校组织了一次军事夏令营活动。听到这个消息,我既兴奋又紧张。兴奋的是,我终于有机会体验军人的生活,锻炼自己的意志;紧张的是,我从未离开过家这么久,也不知道自己能否适应严格的军事训练。
夏令营的第一天,教官就给我们来了一个“下马威”。他严肃地站在我们面前,大声宣布:“从今天开始,你们要遵守军人的纪律,一切行动听指挥!”随后,我们开始了艰苦的训练。首先是站军姿,教官要求我们双脚分开60度,双手紧贴裤缝,挺胸收腹,目视前方,一站就是半个小时。烈日当头,汗水顺着脸颊不停地往下流,我的腿也开始酸痛不已。我多么想动一动,擦擦汗,休息一会儿啊!可是,看到教官严厉的目光,我只能咬紧牙关,坚持下去。
接下来的几天,训练的强度越来越大。我们进行了队列训练、越野跑、攀爬障碍等项目。每一次训练都让我筋疲力尽,但我看到身边的同学们都在努力坚持,没有人放弃,我也不甘示弱。在攀爬障碍时,我几次都差点掉下来,但每次我都咬紧牙关,告诉自己不能放弃。最终,在教官和同学们的鼓励下,我成功地完成了所有项目。
最让我难忘的是最后一天的拉练。我们需要背着沉重的行囊,徒步行走20公里。出发前,我的心里充满了恐惧,20公里,那可是我从未走过的距离啊!然而,当教官一声令下,我们还是坚定地迈出了第一步。一路上,大家互相鼓励,互相帮助。有的同学脚磨出了水泡,有的同学累得直喘粗气,但没有一个人掉队。当我们终于到达目的地时,每个人的脸上都露出了胜利的喜悦。那一刻,我深刻地体会到了“坚持就是胜利”的含义。
这次军事夏令营让我明白,磨练是成长的催化剂。它让我学会了坚持,学会了坚强,学会了在困难面前不退缩。虽然训练的过程是艰苦的,但正是这些磨练,让我变得更加自信,更加勇敢。它让我懂得,只要我们有坚定的信念,勇于面对困难,就没有什么是克服不了的。
那一次磨练,让我成长了许多。它不仅锻炼了我的身体,更磨砺了我的意志。在今后的生活中,无论遇到什么困难,我都会想起这次夏令营,想起那些艰苦的训练,想起自己在磨练中收获的勇气和力量。我相信,这些宝贵的经历将成为我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陪伴我走过未来的每一段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