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系玉树大爱无疆作文
更新时间:2025/8/17 10:05:00   移动版

  情系玉树 大爱无疆作文

  一场突如其来的大地震撕裂了玉树高原的宁静。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向结古镇时,人们不会想到,一场灾难正悄然降临。顷刻间,房屋倒塌,道路断裂,曾经美丽的草原小镇被尘土和瓦砾覆盖。但在这片伤痛的土地上,大爱如格桑花般绽放,温暖了每一个受伤的心灵。

  地震发生后,全国上下迅速行动起来。解放军官兵连夜挺进灾区,在余震不断的危险中用双手刨开瓦砾;医护人员在临时搭建的帐篷里与死神赛跑,争分夺秒地抢救生命;志愿者们从四面八方赶来,有的运送物资,有的照顾伤员,有的安抚受灾群众。记得一位来自广东的志愿者说:"玉树的孩子就是我们的孩子,我们要让他们感受到家的温暖。"这些平凡而伟大的人们,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中华美德。

  最令人感动的是各族同胞的守望相助。藏族同胞献上洁白的哈达,回族群众送来热腾腾的饭菜,汉族兄弟姐妹捐赠急需的物资。在安置点,不同民族的孩子们手拉手做游戏;在医疗帐篷里,各民族医护人员默契配合;在重建工地上,各族工人并肩劳动。这种血浓于水的民族团结,比格桑花更加绚烂,比高原阳光更加温暖。

  如今,玉树已重建起崭新的家园。但那段众志成城的岁月永远铭刻在人们心中。灾难让我们懂得,生命脆弱却坚韧,家园可以重建,爱心永远传递。正如一位藏族老人所说:"地震可以摧毁房屋,但摧毁不了我们的心;灾难可以带走家园,但带不走全国人民的关爱。"这份跨越地域、超越民族的大爱,将永远在青藏高原上流淌,成为中华民族最珍贵的精神财富。

  废墟上的黄丝带

  电视里的画面还在闪,妈妈的手一直攥着遥控器,指节泛白。屏幕上是玉树的废墟,原本该飘着经幡的山坡,此刻只剩歪歪扭扭的土房架子。

  第二天上学,校门口的梧桐树上系了好多黄丝带。班长抱着纸箱站在树旁,校服上别着朵小白花:“捐点东西吧,给玉树的小朋友。” 我跑回教室,把书包里的笔记本和铅笔都倒进去,又想起昨晚妈妈包的牛肉干,转身往家跑 —— 那是她特意给我做的,说嚼着有劲儿。

  周末跟着社区去广场捐款,看见穿红马甲的志愿者在搬物资。有个戴眼镜的叔叔正把棉衣往车上摞,额角的汗顺着脸颊往下淌,沾湿了口罩边。他身边的小女孩举着块牌子,上面歪歪扭扭写着 “玉树加油”,辫子上也系着黄丝带,风一吹,丝带蹭着她冻红的脸颊。

  晚上看新闻,说救援的战士在废墟里救出了个抱布娃娃的小姑娘。战士把自己的棉手套摘下来给她戴上,布娃娃的辫子上,竟也系着条小小的黄丝带。妈妈递来杯热水,指尖碰着我的手背:“你看,大家的心都系在一块儿呢。”

  现在我的书桌抽屉里,也系着条黄丝带。它是那天从梧桐树上解下来的,风一吹还会轻轻晃。我知道它系着的不只是牵挂,还有好多人凑在一起的暖,像春天的草芽,总能从冻土里钻出来。

  情系玉树 大爱无疆

  那是一个飘着细雪的清晨,电视里滚动播放着青海玉树地震的消息。倒塌的校舍、散落的书包、救援队员沾满泥土的双手......我的视线模糊在温热的泪水里。

  教室后面的捐款箱渐渐满了。有同学捐出了攒了半年的零花钱,硬币在箱底发出清脆的碰撞声;有同学放进了崭新的压岁钱,红包装着沉甸甸的心意。最让我动容的是李明,他默默放进了每天省下的早餐钱——皱巴巴的纸币上还留着豆浆的痕迹。班主任说,这些钱将变成玉树孩子们的新课本和棉衣。

  周末,我和妈妈整理出许多冬装。那件红色的羽绒服我只穿过两次,领口还别着最珍爱的雪花胸针。妈妈轻轻取下胸针:"要留着吗?"我摇摇头,重新别在衣服上。想象着玉树的小姑娘穿上它,胸前的雪花会在高原的阳光下闪闪发亮,我的心里就涌起一股暖流。

  新闻里播放着全国各地的救援画面:成都的医疗队带着药品星夜驰援,山东的志愿者在废墟上搭建板房,上海的心理老师给孩子们做疏导......这些素不相识的人们,像一条条溪流汇聚成爱的江河,流向遥远的玉树。

  地理课上,老师指着地图说玉树离我们有两千多公里。但此刻,我分明听见了藏族阿妈转经筒的声音,看见了帐篷学校里孩子们的笑脸。原来爱的计量单位不是公里,而是心与心之间零的距离。这场跨越千里的爱心接力,让我懂得了什么是"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什么是中华民族血脉相连的深情。

  情系玉树,大爱无疆

  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发生了一场大地震。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让原本宁静的玉树瞬间变成了一片废墟,房屋倒塌,道路中断,无数的生命在瞬间被掩埋。然而,灾难无情,人间有爱。在玉树最需要帮助的时候,全国人民纷纷伸出了援助之手。

  在地震发生后的第一时间,全国各地的救援队伍迅速集结,奔赴玉树。他们不顾高原反应,不顾自身安危,在废墟中昼夜奋战,用双手和生命为受灾群众开辟出一条条生命通道。消防特勤中队长许军,不顾自身的高原反应,毅然投入一线救灾工作,连续战斗两个多小时,最终晕倒在废墟中。他们的英勇无畏,让我们看到了责任与担当。

  社会各界也纷纷行动起来,捐款捐物,为玉树送去温暖和希望。在“情系玉树,大爱无疆”的募捐晚会上,众多企业和个人慷慨解囊,共筹得善款 21.75 亿元。这些善款,将为玉树的重建提供有力的支持。一位 85 岁的老人,毫不犹豫地捐出了自己的一万元积蓄;一位盲人,也捐出了自己仅有的 50 元。他们的善举,让我们看到了爱的力量。

  在玉树,还有许多像才仁旦周这样的小志愿者,他们用自己微薄的力量,为灾区的重建贡献着自己的力量。他们的行动,让我们看到了希望和未来。

  玉树地震,让我们看到了灾难的无情,但更让我们看到了人间的真情。全国人民的团结一心,让我们相信,玉树一定能够重建家园,一定能够再次焕发生机。让我们一起为玉树加油,为玉树祈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