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开童年的相册,看着照片里那个摔得满身泥却咧嘴笑的自己,我忽然明白:成长从来不是一路坦途,它更像一场带着荆棘的旅程,那些扎在身上的痛,最终都开出了美丽的花。成长,就是这样一种美丽的痛。
第一次体会这种痛,是在学骑自行车时。七岁那年,爸爸给我买了一辆蓝色的小自行车,我迫不及待地拉着他去小区广场练习。本以为骑车很简单,可刚坐上去就摔了个四脚朝天,膝盖磕在水泥地上,火辣辣地疼,眼泪瞬间涌了出来。“不想学了!” 我坐在地上赌气大喊。爸爸蹲下来,指着远处骑得飞快的小朋友说:“你看他们,哪个没摔过跤?痛过之后学会的东西,才更难忘。” 我咬着牙爬起来,一次又一次摔倒,一次又一次爬起,手掌磨破了皮,膝盖结了淤青,可当我终于能松开爸爸的手,独自骑着车在广场上转圈时,风拂过脸颊的快乐,盖过了所有的疼痛。那道浅浅的伤疤,成了我学会坚持的勋章。
上四年级时,我又在数学学习中遇到了 “痛”。那次期中考试,我因为对几何题一窍不通,成绩一落千丈。看着试卷上刺眼的红叉,我躲在房间里哭了很久,觉得自己根本不是学数学的料。妈妈没有批评我,而是陪着我一道题一道题地分析,从画辅助线到找图形规律,每天晚上都熬到很晚。有好几次,我因为一道题想不通而急得掉眼泪,手指把草稿纸戳出了小洞,可当我终于弄懂解题思路,算出正确答案时,那种豁然开朗的喜悦,让所有的挫败感都烟消云散。期末考试,我的数学成绩重回前列,而那段攻克难题的日子,让我学会了不向困难低头。
最让我刻骨铭心的,是与好朋友小雨分别的痛。五年级暑假,小雨因为爸爸工作调动要转学去外地。得知消息的那天,我们在公园的长椅上坐了一下午,一句话也没说,只是不停地掉眼泪。我舍不得这个陪我分享秘密、一起闯祸的好朋友,一想到以后再也不能一起上学、一起吃零食,心里就像被堵住了一样难受。离别那天,小雨送给我一本笔记本,上面写着:“真正的友谊不会被距离打败。” 后来,我们每天通过书信分享彼此的生活,那些思念的痛,渐渐变成了维系友谊的纽带,也让我懂得了珍惜与告别。
如今,我慢慢长大,经历了越来越多的 “痛”:第一次演讲时的紧张、运动会失利的沮丧、被老师批评的委屈…… 但我也渐渐明白,这些痛不是成长的阻碍,而是成长的养分。它们让我变得更坚强、更勇敢、更懂得珍惜,就像蝴蝶破茧、梅花傲雪,痛过之后,才能绽放更美的自己。
成长就是这样一种美丽的痛,它带着伤痕,却也藏着惊喜;它让人哭泣,却也让人成长。正是这些痛,拼凑出了我独一无二的成长轨迹,让我的青春更加完整而闪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