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桌前的日历被红笔圈满了截止日期,作业本堆叠如山,手机消息提示音不断响起 —— 最近的生活像被拧紧的发条,连呼吸都带着急促的节奏。直到某个周末午后,我偶然翻开搁置已久的诗集,指尖触到泛黄的纸页,才忽然醒悟:我们总在追逐忙碌,却忘了给心灵留一点空隙,让疲惫的灵魂得以喘息。

给心灵留空隙,是在喧嚣中寻得片刻宁静。以前放学后,我总习惯立刻掏出手机刷视频、回消息,让碎片化信息填满每分每秒。直到有次路过小区花园,看见一位老奶奶坐在长椅上,闭着眼睛听鸟鸣,阳光落在她银白的发丝上,格外温柔。我学着她的样子停下脚步,才发现春风里藏着花开的声音,树叶的沙沙声竟如此治愈。那十几分钟的放空,没有手机干扰,没有任务催促,只静静感受自然的馈赠,积压的烦躁竟悄悄消散。原来,心灵需要这样的空隙,让我们从忙碌中抽离,重新触摸生活的美好。
给心灵留空隙,是在迷茫时找回前行方向。上学期期中考试后,我因成绩下滑陷入焦虑,每天熬夜刷题却收效甚微。妈妈看出我的疲惫,拉着我整理旧物。翻到小学时的日记本,里面写着 “想成为能帮同学讲题的人”,稚嫩的字迹让我忽然愣住 —— 我早已忘记学习的初衷,只被分数裹挟着向前。那个下午,我没有做题,而是对着日记本发呆、反思,重新规划学习计划。当心灵不再被焦虑填满,留出思考的空隙,我反而找回了学习的动力,后来的成绩也慢慢回升。原来,适当的停顿不是懈怠,而是为了更好地出发。
给心灵留空隙,不需要刻意安排,或许是睡前翻几页书的悠闲,或许是课间眺望远方的片刻,又或许是周末独自散步的时光。就像杯子装满水会溢出,心灵被琐事填满也会疲惫。留一点空隙,不是浪费时间,而是让我们在快节奏的生活里,守住内心的平静,看清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往后的日子,愿我们都能学会放慢脚步,给心灵留一方晴空。在这片空隙里,有花香,有清风,有属于自己的宁静与力量,让我们带着这份从容,更坚定地走向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