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外的梧桐树又落了一地叶子,我盯着演讲稿上密密麻麻的文字,指尖的冷汗几乎将纸页浸湿。三天后就是全校演讲比赛,可我对着镜子练习时,连完整的句子都念不连贯,喉咙像被棉花堵住,声音细得像蚊子叫。

“要不放弃吧?” 妈妈端来热牛奶时,我盯着杯底的奶泡小声说。她没有劝我坚持,只是指了指窗外:“你看那棵梧桐树,去年台风把枝桠都吹断了,现在不还是枝繁叶茂?” 我顺着她的目光望去,树干上确实有一道明显的疤痕,可新抽的枝条正顶着嫩绿的芽,在风里轻轻摇晃。
那天晚上,我把演讲稿拆成一段段的短句,贴在书桌前、镜子上,甚至冰箱门上。刷牙时念,吃饭时背,就连走路都在小声琢磨语气。有次在小区里练习,没注意脚下的台阶,摔得膝盖通红,可手里还紧紧攥着写满标注的稿子。最困难的是克服紧张,我就对着家里的绿萝演讲,对着玩具熊鞠躬,慢慢的,当我再看向镜子时,眼神里少了慌乱,多了些笃定。
比赛那天,站在聚光灯下,我深吸一口气,想起那些对着镜子反复练习的夜晚,想起膝盖上淡淡的疤痕。当第一句流畅的话从嘴里说出时,我忽然不紧张了。台下的掌声像温暖的潮水,漫过我的心房。最终我没有拿到第一名,可当我捧着优秀奖证书走下台时,妈妈笑着说:“你看,逆风的时候,你也长出了翅膀。”
现在再看到那棵梧桐树,我总会想起这段经历。原来逆境从不是绊脚石,而是帮我们扎根的泥土。那些摔过的跤、流过的汗,都会变成成长的养分,让我们在未来的风里,站得更稳,飞得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