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棉,让我心生敬意作文600字
更新时间:2024/12/30 21:32:00   移动版

  不知何时读到舒婷的《致橡树》,我再一次,对那株充满智慧的木棉心生敬意。

  “我愿做你近旁的一株木棉”曾让我心生疑虑:既然热爱橡树,为何不更进一步,做一只站在橡树上为它歌唱的小鸟,或那攀在橡树上的凌霄花?而只愿“近近”地伫立于旁?

  我不禁联想到我的父母。他们很尊重我,不会过分地将他们的意愿强加于我,但又时时陪伴在我的身边。恰如木棉,恰到好处而不过分的陪伴。

  反之,如果我的家人像鸟儿一样“枯燥地唱着无聊的歌”,对我指手画脚,过分地保护着我,我恐怕不能拥有勇于探索、好学上进的良好品质。“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橡树与木棉互相陪伴,共同成长。亦如书籍对我的影响。闲暇时,书籍陪伴着我,用知识和思想浇灌着我,促使我更好地成长,它们是精神的良友。厚积薄发,才能有所提高,这也是木棉给我的启示。

  如果我们不知培养根基,提高自己,而像凌霄花那样只知攀缘橡树,那是一种对自我的贬低。多么单薄的一种“陪伴”!

  诗的末尾,木棉拥有了像刀剑一样强壮有力的枝干,守护着它坚持想要陪伴守护的橡树,深深震撼了我的心灵。我们学生努力学习,挑灯奋战无数个夜晚,也就是为了用知识武装自己,希望能早日接过先辈挑起的大梁,守护自己想要守护的家人朋友,守护自己想要守护的盛世繁华,万家灯火。

  我们皆是木棉。

  不知何时读到《致橡树》,读到这株木棉。再一次地,我心生共鸣,心生敬意。

  点评

  《致橡树》本是一首爱情诗,而作者从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经历出发,对本诗做出了独到的解读。木棉可以是深爱子女又放手让其独立的父母;可以是陪伴自己并滋养精神的书籍;也可以是每一个为了守护所爱生出坚强和上进力量的我们。我深深为作者阅读中的思考和感悟所感动。文学是这样一颗神奇的种子,它落入心田,被不同的思想和阅历浇灌,开出千万种不同的花,却是同样的美丽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