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得清欢见月明
在物欲横流的时代浪潮中,人们总在追名逐利的赛道上奋力奔跑,却鲜少有人驻足思考:真正的富足,或许藏在淡泊名利的从容里。
东晋陶渊明 “不为五斗米折腰”,毅然辞官归隐田园。他远离官场的尔虞我诈,在南山脚下种下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的闲适。虽过着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 的清贫生活,却能在与自然的对话中,寻得内心的宁静与自由。他的诗文中没有功名利禄的喧嚣,只有对生命本真的追寻,这份超脱世俗的淡泊,成就了千古流传的佳话。
宋代文豪苏轼一生仕途坎坷,多次被贬谪流放,却始终保持豁达乐观的心境。在黄州,他躬耕东坡,写下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在惠州,他 “日啖荔枝三百颗”,享受生活的小确幸。苏轼不汲汲于名利,而是将人生的失意化作文学创作的养分,在诗词书画中找到了精神的寄托,活出了洒脱自在的人生。
反观当下,不少人陷入追名逐利的漩涡难以自拔。为了金钱和地位,有人不惜违背道德底线,勾心斗角、尔虞我诈,最终在欲望的泥沼中迷失自我。他们看似得到了物质的满足,内心却空虚寂寞,失去了生活的本真与乐趣。
淡泊名利并非消极避世,而是一种清醒的人生选择。它让我们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守住内心的一方净土,不被外界的诱惑所左右。就像林清玄笔下的 “以清净心看世界,以欢喜心过生活”,唯有保持淡泊的心境,才能在喧嚣的尘世中,寻得内心的宁静与安宁,看到生命中最纯粹的风景。
《青苔小记》
终南山的石阶缝里,青苔正以每年一毫米的速度攀爬。采药人老周蹲在崖边整理背篓,他的粗布褂子被云雾浸得半透,远远望去,像块长满苔衣的活石头。
山脚下的药材铺开了三代。老周从不用电子秤,戥子盘的包浆映着无数交易者的面孔。有药商出高价买他祖传的灵芝图谱,老人只是把泛黄的绢本塞回樟木箱:"图谱记在眼里,比锁在柜里踏实。"他挑拣黄芪时专注如老僧数珠,枯瘦的手指能精确分出三年生与五年生的根须。
最热闹的是收参季节。老周总把品相最好野山参留给镇上的老病号,剩下的才论价。有次外商捧着现金要包圆,他慢悠悠卷着烟叶:"急啥?人参在地底下长十年都没慌。"第二天,参农们发现最好的那批参已埋在张老师家院里的梨树下——那位瘫痪的乡村教师,曾教过山里两代人识字。
老周的账本很特别。泛黄的毛边纸上画着符号:圆圈代表当归,三角标记黄芪,旁边注着采摘的山头与节气。有次暴雨冲垮进山的路,他翻出三十年前的账本,指着某页说:"李家媳妇坐月子,欠的党参该送了。"便拄着柴刀劈出条小径。
去年要评"非遗传承人",镇干部连跑三趟。老周正给柴胡除草,头也不抬:"山神都没给我发证书哩。"他腰间别的药锄,木柄磨出深凹的指痕,比任何奖牌都闪亮。夕阳西沉时,老人背篓里的草药香混着青苔气息,在石板路上拖出长长的影子。
淡泊名利,拥抱本真
在当今这个物欲横流、快节奏的社会中,经济发展成为主流,物质诱惑如潮水般涌来,人们的生活被功名利禄所充斥。在这喧嚣的世界里,要保持一颗淡泊名利、宁静致远的简单心境,实属不易。然而,唯有淡泊名利,我们才能明确志向,拥抱生活的本真,让生命绽放出别样的光彩。
淡泊名利是一种高尚的人生境界
淡泊以明志,是人生的最高境界。“淡”并非平淡,而是绚烂至极后的素静质朴,是内心的祥和与淡定,是物我两忘的超然。高山无语,深水无波,淡泊名利是对人生的深层领悟,是人生境界的极致。它意味着把事业看得神圣,把名利看得很轻,不被高官厚禄和物质生活所束缚。淡是一种醒悟和超脱,坚持有所不为然后有所为,特立独行而不趋炎附势,稳重坚韧而不浮华躁动,义无反顾而举重若轻。
追名逐利与淡泊名利的不同人生
在名利关口面前,人们的态度大致有两种:追名逐利和淡泊名利。追名逐利者,其人生的热望和关注点往往聚焦于位子、房子、车子和票子上。为了达到这些目标,他们会绞尽脑汁、不择手段,不惜丧失人格。他们一生摆脱不掉担惊受怕、患得患失的心境,终日处于焦虑不安、浮躁烦恼之中。例如,赵括为追求良将之名,而身死军灭,留下纸上谈兵的千载笑名;项羽沽名钓誉纵虎归山,终演乌江自刎的悲剧;李斯在长有封侯的利诱下,参与沙丘之谋,拥立胡亥为帝,被利益腐蚀成一个跪着的侏儒。
而淡泊名利者,并非没有功名利禄之心,但他们在追求和获取的态度上,讲顺势而为、公平竞争、取之有道、得而无愧。他们活得坦然、真实、自在,具有谦恭礼让、仁厚大度、博学睿智、诚实守信等优秀品质。比如,居里夫人是波兰裔法国籍女性物理学家、放射性化学家,她是第一个荣获诺贝尔奖的女性科学家,也是第一位两次获得诺贝尔科学奖的伟大科学家。虽然她功勋盖世、闻名天下,但是她却极端藐视名利,视名利为粪土。她曾把英国皇家协会颁发给她的金质奖章给女儿当玩具,认为荣誉就像玩具,只能玩玩而已,决不能看得太重,否则将一事无成。面对荣誉带来的繁忙社交活动和频繁记者采访,她不为所动,反而觉得这是对自己科研工作的骚扰,躲到乡下去继续专注于科研。正如爱因斯坦所说:“在我认识的所有著名人物里面,居里夫人是唯一不为盛名所宠坏的人。”居里夫人不仅有淡泊名利的高贵品质,更有高度的自我奉献精神。早年,她为供姐姐上学,甘愿去别人家做佣人;取得科研成就后,她将科研成果看成全人类的共同财富;居里去世后,她承受着巨大的丧夫之痛,毅然接过居里的担子,为科学事业培养更多的青年科学家,直至最后把生命贡献给了这门科学,成为科学史上一块永恒的里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