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思念的作文题目
更新时间:2025/5/12 22:23:00   移动版

  炊烟里的乡愁

  暮色漫过城市高楼时,总有一缕若有若无的炊烟从记忆深处飘来。那是故乡老屋的烟囱里升起的,带着柴火的焦香、红薯的甜腻,还有母亲呼唤归家的余韵。

  清晨的石板路总沾满露水,外婆挎着竹篮去溪边洗菜,木屐敲打石板的 “嗒嗒” 声惊醒了沉睡的青苔。我踮着脚跟在后面,看溪水漫过她布满老茧的手,洗去菜叶上的晨露。对岸的竹林沙沙作响,偶尔有麻雀扑棱着翅膀掠过水面,惊起一圈圈涟漪。那时的日子很慢,慢到能数清云朵飘过天空的轨迹。

  巷口的老槐树是全村人的聚点。盛夏午后,老人们摇着蒲扇在树荫下下棋,蝉鸣把阳光切成碎片。我们几个孩子总爱围着树干捉迷藏,树皮粗糙的纹路蹭花了衣袖,却藏不住满心的欢喜。夕阳把影子拉得老长时,各家各户的木门次第推开,饭菜香顺着风飘过来,混着此起彼伏的 “回家吃饭啦”,成了记忆里最温暖的歌谣。

  最难忘腊月的雪夜,父亲在灶膛里添上粗粝的木柴,火苗 “噼啪” 炸开,映红了整个厨房。母亲把冻得通红的我搂进怀里,在氤氲的热气中包着白菜肉馅的饺子。窗外的雪簌簌地下,屋内的暖意却浓得化不开。案板上的面团被擀面杖压出细密的纹路,像极了故乡岁月留下的温柔痕迹。

  如今在钢筋水泥的城市里,再也寻不到那样的炊烟。超市里的速冻水饺总少了柴火的香气,柏油马路隔绝了石板路的清凉,连月光都被霓虹灯切割得支离破碎。每当夜深人静,故乡的一草一木便愈发清晰,原来乡愁是一粒埋在心底的种子,在远离故土的日子里,长成了参天大树。

  故园之思

  清晨推开窗,一阵桂花香随风飘来,那甜而不腻的芬芳突然击中了我——故乡老宅院里的那棵金桂,也该开花了吧?这猝不及防的香气像一把钥匙,瞬间打开了记忆的闸门,那些关于故乡的片段如潮水般涌来。

  记得老屋门前有条青石板路,经年累月被脚步磨得发亮。雨天时,石板缝隙里会渗出凉丝丝的水汽,我和小伙伴们光着脚丫在上面追逐,溅起的水花里映着灰瓦白墙的倒影。巷口的王阿婆总在此时吆喝:"细伢子莫滑跤!"她那带着浓重乡音的嘱咐,如今想来竟比任何音乐都动听。这些记忆中的声音与画面,在异乡的夜晚常会不期而至,清晰得让人心头发紧。

  最难忘的是灶台间的烟火气。母亲做饭时,柴火在灶膛里噼啪作响,铁锅里的菜籽油冒着青烟,腊肉下锅时"刺啦"一声,香气能飘满整个院子。我蹲在灶前添柴,看火苗舔着锅底,将母亲的身影投在土墙上,摇曳得像皮影戏。现在公寓里的智能灶具精准控温,却再也复刻不出那种带着柴火香气的饭菜味道。味觉记忆最是顽固,异乡的餐桌上,一口熟悉的家乡小菜就能让人瞬间红了眼眶。

  去年深秋回老家,发现童年嬉戏的晒谷场变成了停车场,常去摸鱼的小溪筑起了水泥堤岸。站在陌生又熟悉的街头,我突然明白,思念的不仅是地理意义上的故乡,更是那个存留在记忆中的、带着温度的精神原乡。就像沈从文笔下的边城,早已不仅是地理概念,而成为一代代人共同的情感符号。这种思念,是对生命来处的回望,也是对精神家园的坚守。

  此刻窗外的桂花香渐渐淡去,但心中的那棵金桂依然枝繁叶茂。或许每个人心里都藏着这样一棵树,它的根系扎在故乡的土壤里,枝叶却伸展在异乡的天空下。当我们走过千山万水,最珍贵的不是看过的风景,而是那个随时可以回去的、永远亮着温暖灯火的记忆角落。这种思念不是伤感的羁绊,而是生命的力量源泉——知道从何处来,才能明白往何处去。

  关于思念故乡的作文示例

  《思乡情》

  曾以为自己习惯了在这陌生城市朝八晚五的生活,故乡的山山水水也在忙碌与失意中渐渐模糊。然而,一场雨却打湿了所有尘封的记忆,乡愁如韭菜般割了又长。

  在孤寂的心灵中,思绪如鱼畅游。失意时,故乡那不变的姿态化作一首无字的歌、一篇无韵的诗章。我的灵魂仿佛穿越千山万水,回到了故里,与憨厚的乡亲们一同品尝那纯纯的米酒。

  夜晚,陌生城市的月亮暗淡无光,让我不禁想起故乡月儿的皎洁。故乡,如同一幅美丽的油画,耸立的山峰、清澈的泉水、带着淡淡草香的泥土、淡蓝的天空、柔软的白云、繁星满天的夜空以及瑰丽的晚霞,一切都那么令人陶醉。

  故乡是我的摇篮,伴我快乐成长;是我的乐园,让我自由歌唱;是我的存折,载着我的梦想。可如今,为了学习,我来到了与故乡相隔甚远的武汉。武汉虽有万里长江和黄鹤楼,但都比不上故乡的碧海蓝天和万里长城。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望着夜空,我仿佛看到了故乡的伙伴和朋友。想起曾经和小A同学一起创造的神奇故事,丰富了我们的课间十分钟。他为人善良,语文很好,我们各展所长,留下了美好的回忆。可如今,我不知他过得怎样,泪水不禁夺眶而出。

  我还想起了故乡的大海,夏天和伙伴们在海边嬉戏的快乐时光,如今却无法再体验。还有那雄伟的长城,它见证了我童年的欢乐。王勃说:“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我相信,早晚有一天,我会回到故乡,与伙伴们再次相见。故乡,我何时才能回到你温暖的怀抱?

  《想念故乡的外婆》

  望着天空淅淅沥沥的小雨,李白的诗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涌上心头。离开故乡已久,对故乡的一草一木我都无比熟悉,就算蒙上眼睛,我也能从村口走到家中。

  儿时的我,大部分时间都在故乡度过。离开时,心中满是不舍,到了村口还忍不住回头,多看几眼故乡的美景。

  在那遥远的故乡,有我亲爱的外婆。她天天在远方为我们守着另一个家。我是多么想念她啊!一年365天,我天天盼着能与她相逢,可一年中我只有两次机会,有时甚至一次都去不了。

  小时候,我常在外婆家调皮捣蛋,她总是用慈祥的目光看着我,笑着说我很乖,骂不得。外婆如同雨露呵护着我,又像太阳照耀着我。她脸上甜甜的笑容,一直温暖着我幼小的心灵。可外婆依然每天坚持做纺织女的工作,下班后独自在家,冷冷清清,她该有多孤独啊!

  我们距离遥远,但我和外婆的心却紧紧相连。每当想起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的诗句,我就更渴望回到故乡,回到外婆身边。如今冬天到了,冬风把故乡“刷”白了,而我只有过年才能回去。故乡,我是多么想念你,想念我亲爱的外婆啊!

  《故乡的变迁与思念》

  故乡,是每个人生命的源头,是心灵的归宿。那年夏天,我考到天津读中学,离开家后才真正体会到想家的滋味。

  我的老家是个大村子,南北狭长,中间有一条贯穿南北的主街,东西两侧各有一条铺街,每隔五天有集市。即便不是赶集日,晚上主街上羊杂碎汤、烤烧饼等美食的香味也会弥漫开来。如果我表现好,老娘会给我三分钱和一个棒面饼子,让我去主街自由选择美食,现在想起来还觉得齿颊生香。

  村东有一片深水叫“东坑”,村北的水域是孩子们的乐园。夏天我们在里面洗澡、摸鱼捉虾,冬天在冰上玩耍。干旱时,水面缩小容易“翻坑”,这时下坑捞鱼就像捡鱼一样容易。有一次我就赶上“翻坑”,捞了大半筐鱼。

  有一年暑期我贪玩误了回天津的火车,沿着南运河堤走到沧州站赶车。河堤上下是遮天蔽日的参天大树,清风凉爽。我曾想来年暑假顺着森林走回老家。

  然而,多年后还乡,我却见识了“家乡巨变”。护卫南运河堤的千年老林消失了,南运河只剩下干河床,长满野草,甚至能跑拖拉机。我的村子也变得秃了、矮了、干了,村头道边的大树没了,大水坑也消失了,我甚至失去了方位感,怀疑这里不是我梦牵魂绕的老家。

  自那次回家后,我的思乡梦里就有了一道抹不掉的伤痕。在我的记忆里,老家干净整洁,四季景色如画,那时的人们没有“垃圾”的概念,生活中也几乎没有垃圾。如今故乡的变化让我更加思念曾经的它,思念那美好的童年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