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台仙谷游记
晨光刚漫过栈道的石阶,我扶着崖壁上的铁链往上走,指尖触到带着潮气的青苔。谷口的溪流在乱石间奔涌,水花撞在青灰色的岩石上,碎成千万颗银珠,又顺着石缝渗进幽暗的水潭,潭面浮着层薄薄的白雾,像谁抖落的轻纱。
“仙人座” 的巨石悬在半空,石面被历代游人磨得发亮。我坐在石边往下望,谷底的竹林在风里起伏,像片翻涌的绿海。远处的山峰藏在云海里,只露出尖尖的峰顶,像水墨画里未干的笔触。穿蓝布衫的采药人背着竹篓从下方走过,身影在竹林间时隐时现,竹篓里的草药清香顺着风飘上来,混着崖壁上野菊的淡香。
转过 “通天梯”,飞瀑的轰鸣忽然灌满双耳。白练似的水流从几十米高的崖顶坠下,砸在深潭里的声响震得人脚心发麻。潭边的观景台挤满了游人,有人举着相机追逐彩虹,有人伸手去接飞溅的水雾,笑声惊飞了潭边栖息的翠鸟,翅尖划过水面时,带起一串细碎的银线。
半山腰的 “琼台书院” 藏在松涛里。推开斑驳的木门,院里的老桂树正落着细碎的花,青石板上铺着层金黄的花毯。穿汉服的姑娘们坐在石凳上临摹碑文,笔尖划过宣纸的声音里,混着远处道观传来的钟声。案几上的青瓷碗里泡着云雾茶,茶汤碧得像谷里的溪水,茶香漫过窗棂时,与松风撞了个满怀。
下山时,我沿着另一条铺满落叶的小径走。脚踩在枫香树的叶子上发出沙沙的响,偶尔能看见熟透的野柿子挂在枝头,橙红的果实被阳光晒得透亮,像悬在林间的小灯笼。路过 “会仙桥” 时,几个老人正围着石桌下棋,棋子落在石盘上的脆响,惊起几只在桥洞下躲雨的山雀。
暮色染红峰峦时,我站在谷口回望。最后的阳光穿过云层,给嶙峋的山石镀上金边,那些藏在崖缝里的生机,那些回荡在谷中的清响,都在诉说着 —— 这方被云雾滋养的山水,早把千年的故事,刻进了每一块沉默的岩石,每一滴流淌的清泉里。
琼台仙谷游记
晨雾还未散尽时,我们已站在琼台仙谷的入口。青灰色的山岩上,"琼台"两个朱红大字若隐若现,像是被仙人用蘸了朝露的毛笔题写上去的。石阶缝里钻出几株倔强的野菊,花瓣上还顶着昨夜的雨珠。
沿着潺潺的溪流行走,水声时而如环佩叮咚,时而似古琴低吟。转过一道峭壁,突然撞见瀑布从百米高的崖顶跌落,飞溅的水沫在阳光下化作无数碎钻。潭边的石头上长满青苔,几个孩子脱了鞋袜踩水,惊得一群柳条鱼倏地钻进了石缝。
"小心台阶!"导游的提醒让我抬头——眼前的石阶竟是从绝壁上凿出来的,像一道悬空的绳梯。抓着冰凉的铁链往上攀爬,岩缝里的蒲公英轻轻挠着我的手背。爬到观景台时,云海正在脚下翻涌,远处的天台山主峰时隐时现,宛如传说中的蓬莱仙岛。
正午时分,我们在摩崖石刻前歇脚。北宋年间的题刻已被风雨磨得模糊,但"仙境"二字仍清晰可辨。石壁缝隙里斜生出一株野桃树,树干扭曲如游龙,枝头还挂着几颗毛茸茸的小青桃。啃着自带的烧饼,忽然有山岚拂过,带着松针与岩兰草的清香。
下山时选了后山小道。铺满松针的土路软绵绵的,林间偶尔传来"笃笃"的啄木鸟声。在一处隐蔽的岩洞里,我们发现了个小小的道观,门楣上题着"云房"二字。守观的老道士正在煮茶,铜壶嘴吐出的白气与香炉青烟缠绕在一起,恍惚间真以为遇见了修仙之人。
夕阳将山谷染成琥珀色时,我们回到了停车场。妹妹的背包里装着捡来的松果,我的相机里存着瀑布的彩虹。回望暮色中的仙谷,那些游动的云霭仿佛是天官们收起的帷帐。这一日的山水清音,已酿成记忆里最醇的一壶仙露。
游天台琼台仙谷
清晨的天台山还笼罩在薄雾中,我沿着蜿蜒的山路向琼台仙谷进发。空气中弥漫着松针的清香,偶尔传来几声清脆的鸟鸣,仿佛在为我指引方向。
转过一道山梁,眼前豁然开朗。碧绿的溪水像一条玉带从山谷间穿过,两岸峭壁如削,怪石嶙峋。最引人注目的是那块矗立在溪边的"仙人下棋"石,两块巨石对峙而立,中间仅容一人通过,传说这里是神仙对弈的地方。我蹲下身,伸手触摸溪水,冰凉刺骨,却清澈见底,可以看到水底的鹅卵石和游动的小鱼。
沿着溪边的栈道继续前行,突然听见轰鸣的水声。转过一个弯道,一道壮观的瀑布从天而降,水花飞溅,在阳光下折射出七彩的光芒。这就是著名的"碧潭飞瀑",瀑布落差足有十几米,溅起的水雾在阳光下形成一道小小的彩虹。几个游客站在观景台上拍照,水珠打湿了他们的衣衫,却掩不住兴奋的笑容。
中午时分,我在一处僻静的潭边休息。潭水碧绿如玉,四周古木参天,树影倒映在水中,宛如一幅水墨丹青。忽然,一只翠鸟从水面掠过,叼起一条小鱼又迅速飞回树梢,激起的水花在阳光下闪闪发亮。潭边的岩石上长满了青苔,摸上去湿滑清凉,上面还生长着几株野生的石斛,在微风中轻轻摇曳。
午后,我来到"仙人洞"前。这个天然的石灰岩溶洞深不见底,洞口凉风习习,发出"呜呜"的声响。洞内幽暗潮湿,石壁上结满了钟乳石,在手电光的照射下闪烁着奇异的光彩。导游说,这个洞穴通向山后的另一条溪流,只是很少有人能走完全程。
夕阳西下时,我依依不舍地离开琼台仙谷。回望这片神奇的山谷,溪水依旧叮咚作响,瀑布依然飞珠溅玉。这里的每一块石头、每一棵树木、每一处瀑布,都仿佛在诉说着古老的故事。琼台仙谷不愧是天台的"仙境",让人流连忘返,更让人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游天台琼台仙谷
今天,连续下了三天三夜的倾盆大雨终于恋恋不舍地离开了,和煦的阳光普照大地,仿佛要洗净雨天的痕迹,我们一家三口趁着这阳光明媚的好日子去天台感受一下琼台仙谷的那股仙气了。
琼台仙谷大不大?是不是以前住着仙人,才叫仙谷?琼台……一路上,一连串的问题不断浮现在我脑海里。正当我浮想联翩时,不知不觉,已经到达了目的地——琼台仙谷。
琼台仙谷的入口是一个山洞,黑乎乎的,令人毛骨悚然。进入阴暗潮湿的山洞,我们朝着前面发光的出口走去,不一会儿,蓝天、青山、碧水展现在我们眼前。放眼望去,一座到处是些奇形怪状的岩石的山峰映入我眼帘,在这座山峰的半山腰地方,刻着四个鲜红的大字:琼台仙谷。
琼台仙谷景区面积有30平方公里,是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天台山最著名的景区之一。八仙湖、凌波栈道、悬空廊、悟真坛、跨鹤台等,我们都游了个遍,琼台仙谷全境为花岗岩地质地貌,典型的峡谷景观。沿峡谷北行,山崖对峙,山势峻峭,奇峰纷呈,怪石错列,愈入愈奇!绿水碧潭,波光粼粼,湖光山色,相映成趣。最后一个景点“登天”,因为大家太累了,所以只有我和爸爸“孤军”前往,我们边登边说说笑笑,不一会儿,便到了半山腰,这时,我们已气喘吁吁,满头大汗了。当我想放弃登顶时,爸爸便鼓励我说:“坚持就是胜利,不到山顶非好汉。”我一咬牙,使出九牛二虎之力,脚下生风似的,冲上了山顶,贪婪地呼吸着沁人心脾的新鲜空气,往山下看,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游客们只有蚂蚁那么小!现在真有点“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的感觉,还尝到了“一览众山小”的滋味。
琼台仙谷还有着深厚的人文底蕴。传说轩辕皇帝在此受金液神丹;周灵王太子王乔治理桐柏金庭,常乘鹤往返;八仙常在此度凡聚会……
啊!琼台仙谷真是人间仙境,令我留连忘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