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过年的作文400字
更新时间:2025/8/5 8:34:00   移动版

  欢乐的年味

  "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像一串串欢快的音符,奏响了新年的序曲。我趴在窗台上,看着窗外飘落的红色纸屑,闻着空气里弥漫的火药香,心里像揣了只小兔子似的怦怦直跳。

  大年三十那天,妈妈一大早就把我从被窝里拽起来。我迷迷糊糊地看见她正在厨房里忙活,案板上摆满了金黄的年糕、油亮的腊肉,还有我最爱吃的糖醋排骨。爸爸在门口贴春联,我赶紧跑过去帮忙扶梯子。红彤彤的春联上写着"福星高照",在晨光中闪闪发亮。

  最让我期待的是包饺子。奶奶把面团揉得白白胖胖的,像个小娃娃。我学着大人的样子擀皮,结果擀出来的饺子皮不是太薄就是太厚,逗得全家人哈哈大笑。妈妈教我把硬币包进饺子里,说谁吃到就会有一年的好运。我偷偷多包了几个,希望全家人都能吃到好运。

  晚上,全家人围坐在圆桌旁。电视机里播放着春节联欢晚会,窗外不时传来此起彼伏的鞭炮声。当新年的钟声敲响时,爸爸点燃了烟花,绚丽的火花在夜空中绽放,像一朵朵会发光的花朵。我许下心愿:希望每年过年都能和家人这样团团圆圆。

  这浓浓的年味,就像一碗热腾腾的饺子,装满了家的温暖和幸福的味道。

  年味漫过窗台

  腊月二十九的清晨,我被一阵油炸香气拽出被窝。趴在厨房门口望去,外婆正站在油锅前翻动金黄的丸子,油星溅在围裙上,像缀了串碎金。“小馋猫,等贴完春联就给你吃。” 她回头时,鬓角的银发沾着面粉,在晨光里闪闪发亮。

  爸爸正踩着梯子贴福字,妈妈举着胶带在底下指挥:“往左挪半寸,哎对,要倒着贴才吉利。” 我踮脚数着门框上的春联,墨汁还带着湿润的光泽,“春临大地繁花绽” 的尾字,恰好被飞来的麻雀啄了一下。

  年夜饭的餐桌像打翻了调色盘:红烧鱼的酱色浸着油光,白斩鸡卧在翡翠色的葱丝里,外婆蒸的八宝饭上,红枣摆成了小小的 “福” 字。外公端起酒杯时,眼镜片上蒙着热气:“明年咱们搬进新家,更要好好过年。”

  守岁时,我和表妹趴在窗台看烟花。第一簇星火炸开时,她突然指着天空喊:“你看!年兽在开花!” 满城的鞭炮声里,我偷偷把愿望写在红包背面 —— 希望外婆的丸子永远酥脆,爸爸贴的福字永远端正,而我们的家,永远盛满这样暖融融的烟火气。

  年味

  腊月二十三,小年一过,年的气息便浓起来了。先是母亲从集市上买来红纸,父亲裁开,用毛笔写上"福"字,倒贴在门上。我每每觉得那"福"字倒着,颇有些滑稽,却又不敢说。

  街上的爆竹声渐渐密了,像炒豆子似的。隔壁王婶家的小儿子常偷偷点一个摔炮,掷在我们门前,"啪"的一声,惊得鸡飞狗跳。母亲便从厨房探出头来骂,那孩子早一溜烟跑了,只留下一串笑声。

  除夕那天,家里飘着炖肉的香气。父亲在院子里支起一口大锅,肉块在汤里翻滚,咕嘟咕嘟冒着泡。我帮着母亲包饺子,面皮总捏不紧,馅儿漏出来,沾了满手。母亲也不恼,只笑着说:"笨手笨脚的。"

  守岁时,我困得眼皮打架,却强撑着不肯睡。外头的鞭炮声此起彼伏,震得窗纸簌簌作响。父亲破例让我喝了一口甜米酒,那滋味,至今还记得。

  年初一醒来,枕头下压着红纸包着的压岁钱,摸上去沙沙作响。我数了又数,虽然不过是几角钱,却觉得发了大财似的。

  如今想来,那些简单的快乐,竟是最珍贵的年味了。

  过年,是家的味道

  在岁月的长河中,过年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闪耀着温暖而明亮的光芒,承载着无数人的期待与眷恋。

  小时候,过年是新衣裳、糖果和红包。大红灯笼高高挂,家家户户张灯结彩,空气中弥漫着浓浓的年味。除夕夜,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着丰盛的年夜饭,满桌的佳肴散发着诱人的香气,那是团圆的味道。长辈们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晚辈们则兴奋地分享着过去一年的趣事。窗外,烟花绚烂绽放,五彩斑斓的光芒照亮了夜空,也照亮了我们的心房。那一刻,时间仿佛凝固,所有的烦恼都被抛诸脑后,只剩下满满的幸福和对新年的憧憬。

  长大后,过年的意义更加深刻。它不再仅仅是物质上的享受,更是一种情感的寄托。无论身在何处,过年总会让我想起远方的家乡和亲人。那熟悉的小巷,那亲切的乡音,还有那热气腾腾的饺子,都成了心底最柔软的部分。回家过年,是一种责任,也是一种归属。当我们回到父母身边,看到他们日益增多的白发和皱纹,心中不禁涌起一丝酸楚。但同时,也更加珍惜这相聚的时光,因为每一次过年,都可能是与父母相伴的珍贵回忆。

  过年,是家的味道,是团圆的味道,是幸福的味道。它让我们在忙碌的生活中停下脚步,感受亲情的温暖,体会生活的美好。无论时代如何变迁,过年所蕴含的那份真挚的情感,永远不会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