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自己准备一个空房间作文600字
更新时间:2025/9/4 19:23:00   移动版

  我家三代人挤在六十平的老房里。我的“房间”是阳台隔出的三角区,书桌右角悬空,写字重了会晃。我曾无比渴望一个真正的房间,直到那个午后,祖父用粉笔在地上画了一个方框。

  “这是你的了。”他说。

  那框在客厅中央,边长一米二,刚好容我盘腿坐下。我嗤之以鼻——这算什么房间?但祖父的眼神不容反驳。我勉强坐进去,立刻感到四面八方的目光:母亲择菜、祖母看电视、父亲修水龙头。我被钉在家的十字路口。

  最初每一秒都是煎熬。我在“墙”内写作业,橡皮屑掉在“地板上”,祖母跨过粉笔线给我苹果。羞耻感灼烧着我,仿佛被展览的囚徒。我缩起肩膀,试图让自己小一点,再小一点。

  改变始于第三个周末。我忘了为什么哭,只记得泪珠砸在粉笔线上,洇开一小片灰白。没有人过来。他们照常生活,却像约好了般,视线轻轻绕过我所在的那个方格。我在那片喧闹的寂静里,第一次感到自己虽在人群中央,却被郑重其事地“留了出来”。

  从此我学着在框里筑巢。书摞在左手边当墙,右耳塞一只耳机隔绝电视声。粉笔线被鞋底蹭淡,我就自己描深。某天妹妹摇摇晃晃走到线前停住,递进一只纸飞机。那一刻我忽然明白,这虚构的围墙早已比水泥砖块更坚固——它守护的不是地盘,而是我作为“我”的完整性。

  一年后我们终于搬家。我有了一间真正的卧室,四面实墙,带锁。我却时常想念地上那个方框。它教会我:房间的实体终会崩毁,但最早用粉笔画下的那个方形,却可能比任何建筑更永久。

  如今我仍为自己准备空房间——不必有墙,只需在地上轻轻一画。我走进去,盘腿坐下。世界喧嚣如故,而我知道,当一个人承认自己需要边界,最自由的庇护所便已落成。

  那最初的粉笔线,不是限制我的牢笼,而是测量我与世界距离的尺规。它教会我:真正的房间,从来都建在自我认知的根基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