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想做个“无用”的人作文600字
更新时间:2025/9/3 22:07:00   移动版

  楼下装修的电钻声像一只暴躁的巨蜂,试图刺穿我的耳膜。我熟练地塞上降噪耳机,世界坍缩为白噪音。墙上的计划表密密麻麻,每完成一项就打一个钩,钩子连成锁链,将我拖行在高效运转的传送带上。我忽然停下笔,一个叛逆的念头破土而出:我真想做个“无用”的人。

  这个念头并非颓废,而是一场预谋已久的“叛逃”。我想叛逃到杜甫的草堂前,不是去研读史诗,而是蹲下身,看春风如何将一抹新绿绣上枯草的边缘。我想叛逃到苏轼的江海上,不为吟诵“大江东去”,只为感受那一叶小舟如何在与风浪的嬉戏中,将失意碾碎成满江星斗。我想用整个下午,观察一只蜗牛如何用身体的柔软,在坚硬的世界上写下银亮的、无人能懂的诗行。

  这种“无用”,是对工具理性的温柔反击。我们被规训要成为“有用”的人——像一枚棱角分明的齿轮,精准咬合于社会机器中。而“无用”,则是主动选择成为一枚露珠,以自身的圆润折射朝阳,即便短暂,也曾完整地拥有过一个光华璀璨的宇宙。它关乎存在的本质,而非功能的实现。

  母亲常叹:“看这些有什么用?”我曾深以为然。如今我却想,正是这些“无用”之事,在填塞着生命缝隙的尘埃里,种出了花朵。它让灵魂的孔隙不被堵塞,从而能呼吸、能感受、能为一朵落花举行一场无声而盛大的葬礼。

  电钻声不知何时停了。夕阳将窗格的影子拉得很长,像时间的刻度,也像琴弦。我摘掉耳机,听到窗外树叶的沙沙声,邻居锅铲的碰撞声,遥远而模糊的车流声。这些声音毫无用处,却如此生动。

  我忽然明白,人活一世,并非为了成为一个高效的动词,而是为了成为一个饱满的名词。所谓“无用”,或许才是生命最本真的用途。我合上写满计划的笔记本,决定下楼去,无所事事地走一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