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嘟 ——” 裁判的终场哨声响起,记分牌上 “28:35” 的数字像一盆冷水,浇灭了我们所有的热情。作为班级篮球队队长,我看着队友们垂头丧气的样子,攥紧了手里的篮球 —— 这是我们在校园篮球赛半决赛中遭遇的惨败,可少年的字典里,从来没有 “认输” 二字。
比赛前,我们曾信心满满。凭借着灵活的配合和快攻战术,我们一路过关斩将闯进半决赛,甚至扬言要拿下冠军。可面对实力强劲的三班,我们彻底乱了阵脚:传球频频失误,投篮多次偏出,防守更是漏洞百出。尤其是最后五分钟,我急于追平比分,贸然发起进攻,结果被对方抢断反击,又丢了两分。比赛结束后,小个子后卫陈阳蹲在地上抹眼泪:“都怪我,刚才没防住人……” 其他队友也低着头,没人说话,球场边的加油声仿佛还在耳边回响,此刻却显得格外刺耳。
回到教室,班主任拿着战术板走了进来,没有批评我们,反而笑着说:“输一场比赛而已,有什么好消沉的?少年壮志不言败,重要的是从失败里找到赢的方法。” 他的话像一剂强心针,让我们重新抬起头。我们围坐在一起,仔细复盘比赛:原来我们太依赖快攻,忽略了阵地战的配合;防守时各自为战,没有及时补位;遇到对方的强硬防守,就慌了手脚。我把大家的意见一一记下,在战术板上画出新的配合路线:“下一场季军赛,我们打稳扎稳打,加强防守配合!”
接下来的三天,我们每天放学后都留在球场加练。针对防守漏洞,我们反复练习补位和联防;为了提高投篮命中率,每个人都要投进五十个球才能休息。陈阳为了练好运球,手上磨出了水泡,却只是简单贴上创可贴继续练;中锋李浩主动减重,只为能更灵活地跑位。汗水浸湿了球衣,球鞋在球场上留下一道道痕迹,可没有一个人喊累 —— 我们心里都憋着一股劲,要把失去的尊严赢回来。
季军赛那天,我们面对的是曾经输给我们的五班。开场后,我们严格执行战术,防守密不透风,传球配合默契。当我接到陈阳的传球,稳稳投进三分球时,场边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最后一分钟,双方比分持平,我带着球突破防线,一个假动作晃过对方球员,将球传给篮下的李浩,他纵身一跃,稳稳将球扣进篮筐!终场哨声响起,我们赢了!大家抱在一起欢呼,汗水和泪水混在一起,却格外痛快。
站在领奖台上,捧着季军奖杯,我忽然明白:“少年壮志不言败” 不是指永远不失败,而是在失败后不气馁、不放弃,凭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头重新站起来。这场失败教会我们的,不仅是篮球战术,更是面对挫折的勇气。未来的路上,还会有更多挑战,但只要我们怀揣着这份 “不言败” 的壮志,就没有跨不过的坎,没有赢不了的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