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书桌时,一本边角微卷的硬壳笔记本从旧课本里滑了出来。封皮上"2020年全国青少年作文大赛获奖证书"的金色字迹虽已褪色,却仍像一簇小火苗,瞬间点燃了记忆深处那团滚烫的激动。
那是初二寒假前的傍晚,我攥着被反复修改过七次的参赛作文《老巷里的糖画》,站在教学楼公告栏前。暮色漫进玻璃窗,将"获奖名单"四个红字染成暖橘色。我的指尖轻轻抚过那些工整的印刷体,突然在三等奖的最后一栏——"初二(3)班 林小满"——停住了。
"真的假的?"我捏着那张薄薄的奖状冲进办公室,班主任李老师正批改作业,抬头时镜片后的眼睛弯成了月牙:"我就说你能行!"她指着作文本上密密麻麻的红笔批注,"那些被你揉成团的草稿,那些半夜给我发修改思路的微信......"窗外的梧桐叶沙沙作响,我望着奖状上"以细腻笔触描绘民间技艺传承"的评语,喉咙突然发紧。
真正让我心脏狂跳的时刻,是在市少年宫的颁奖礼上。当我听到主持人念到自己的名字,攥着奖杯的手心全是汗。聚光灯打在身上时,我看见台下第一排,妈妈举着手机录像的手在微微发抖——她特意请了半天假,早上还把我的白衬衫熨得平整。接过奖杯的瞬间,金属的凉意渗入掌心,可心里却像揣着一轮小太阳,连呼吸都带着蜜糖的味道。
如今这本笔记里夹着当年的作文稿,第一页还粘着半颗水果糖——那是糖画爷爷在比赛前塞给我的,说"甜滋滋的东西能养出好文字"。每次翻开它,那种激动都会重新涌上来:原来所有的熬夜、修改、忐忑,都会在某个时刻化作掌心里实实在在的温度。
这份激动从未褪色,它被我小心地珍藏在时光的抽屉里,提醒着我:那些为热爱全力以赴的日子,终会变成生命里最亮的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