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后的山路泥泞难行,我攥着登山杖深一脚浅一脚地往上挪。原定的登顶路线被落石阻断,向导带着我们绕进了一条不知名的岔路,弯道一个接一个,仿佛永远走不到头。“这路怎么这么绕?” 同行的女孩抱怨着,我望着前方蜿蜒的山路,忽然想起爷爷常说的 “路曲心直”。
爷爷是村里的老木匠,一辈子和木头打交道。我小时候总爱蹲在他的木工房里,看他打磨家具。有次他要做一把太师椅,选了根弯弯曲曲的枣木。“用直木多省事啊。” 我不解地问。爷爷拿着刨子在木头上推过,木屑簌簌落下:“木头是曲的,但榫卯要做直;路是曲的,但心里的方向要正。” 后来那把太师椅成了家里的传家宝,枣木的纹路虽蜿蜒,椅子却端正稳固,坐上去格外踏实。
去年参加学校的辩论赛,我们队一路磕磕绊绊闯进决赛。半决赛时,对手突然抛出一个我们从未准备过的论点,场面一度陷入混乱。自由辩论环节,我方二辩急得语无伦次,甚至想照搬网上的论点蒙混过关。我想起赛前教练说的 “辩论的核心是真诚表达观点”,立刻稳住心神,结合准备的素材重新梳理逻辑,终于扭转了局势。赛后教练说:“辩论就像走弯路,难免遇到意外,但只要守住表达真意的初心,就不会跑偏。”
生活中的 “弯路” 从来不少:学骑自行车时摔过的跤,练钢琴时卡壳的旋律,考试时遇到的难题。这些曲折就像山路的弯道,看似阻碍前行,实则在打磨我们的心智。就像爷爷手中的枣木,经过反复打磨,才能成就端正的家具;我们历经波折,才能更清晰地看清内心的方向。
终于登上山顶时,夕阳正染红河面。回望来时的路,虽蜿蜒曲折,却每一步都朝着山顶的方向。原来 “路曲” 是人生的常态,而 “心直” 是前行的底气。无论前路多么坎坷,只要守住本心,坚定方向,那些曲折的道路,终将指引我们抵达想去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