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室后排的旧木柜锁了三年,据说里面藏着往届学长的获奖画作。我盯着柜门上锈迹斑斑的锁孔,指尖摩挲着口袋里的两样东西 —— 这是打开柜门的 “两把钥匙”。
上周美术老师宣布,要从我们中选拔一人参加市级绘画比赛,线索就在旧木柜里。消息传开,大家都在找钥匙,我却想起两件事。去年整理画室时,我在窗台捡到半块刻着 “韧” 字的橡皮,当时只当是废品,如今想来,那或许是第一把钥匙。
第二把 “钥匙” 藏在更久之前。初学素描时,我总画不好光影层次,画纸被揉了一张又一张。有天傍晚,我看见退休的张老师在画室临摹静物,便蹲在一旁看了整整一小时。她临走时塞给我一张纸条:“耐心是画笔的底色。” 这句话,我记了两年。
这天放学后,我独自留在画室。先将那半块橡皮轻轻贴在锁孔旁 —— 果然,橡皮的弧度与锁孔凹槽刚好契合。但锁芯依旧纹丝不动,我深吸一口气,想起张老师的话,放慢动作调整橡皮的角度,指尖因用力而微微发白也不急躁。十分钟后,随着 “咔嗒” 一声轻响,锁开了一半,却卡在了中间。
我忽然明白,“韧” 是坚持的力量,“耐心” 是精准的技巧,缺一不可。我重新稳住手,一边用橡皮固定锁芯,一边缓缓转动柜门把手,终于,旧木柜 “吱呀” 一声敞开。里面没有现成的获奖画作,只有一本画册,扉页写着:“真正的钥匙,是把热爱熬成坚持。”
后来我带着这幅领悟画出的《时光画室》参加比赛,果然拿了奖。站在领奖台上,我忽然懂得,人生中许多看似紧锁的门,都需要两把钥匙:一把是永不放弃的韧劲,另一把是沉淀自我的耐心。唯有两者相伴,才能推开属于自己的成功之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