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老师抱着试卷走进教室时,我心里暗自得意 —— 昨晚我偷偷翻了课本,把今天要考的几何定理都记熟了,这次肯定能拿高分。我总觉得自己脑子转得快,遇到难题时,比起埋头钻研,更喜欢耍点 “小聪明” 走捷径。
考试开始了,前面的基础题我答得行云流水,可最后一道附加题却难住了我。题目要求用两种方法证明三角形全等,我绞尽脑汁只想到一种。眼看交卷时间快到了,我急得抓耳挠腮,突然瞥见同桌的草稿纸上画着清晰的辅助线。我心里一动,趁老师转身的功夫,飞快地扫了一眼他的解题步骤,匆匆把第二种方法写在了卷子上。
成绩出来那天,我果然得了全班第一,老师还特意在课堂上表扬我:“这次附加题很难,只有张明同学用两种方法解出来了,大家要向他学习!” 同学们的目光都集中在我身上,可我却觉得脸上火辣辣的,根本高兴不起来。那道题的分数像一块烫手的山芋,攥在手里既不安又愧疚。
放学后,我坐在操场的台阶上,看着手里的试卷,想起妈妈常说的话:“聪明是好事,但要是用错了地方,就像把珍贵的玻璃打碎了,再也捡不回来了。” 我想起平时遇到不会的题目,总想着抄同学的答案;背课文时,也总偷懒只记片段,靠着小聪明蒙混过关。可这些 “小聪明” 并没有让我真正进步,反而让我越来越依赖捷径,失去了踏实学习的耐心。
第二天一早,我拿着试卷走进办公室,向老师坦白了自己作弊的事。原以为会被批评,没想到老师拍了拍我的肩膀:“能承认错误,说明你还有清醒的认知。真正的聪明,是懂得踏实做事,不投机取巧。” 说完,老师帮我重新讲解了那道附加题,这次我听得格外认真,不仅学会了两种解题方法,更明白了什么是真正的聪明。
从那以后,我再也不耍小聪明了。遇到难题时,我会静下心来钻研;背课文时,我会逐字逐句理解记忆。虽然偶尔也会因为进度慢而着急,但每当靠自己的努力解出一道难题、背完一篇课文时,那种踏实的成就感,是任何 “小聪明” 都换不来的。我终于懂得,别把聪明打碎了,只有好好爱惜它、正确使用它,才能让它真正发光发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