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开书房的木窗,春风裹挟着花香扑面而来。我望着庭院里初绽的桃花,忽然想起杜甫 “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 的诗句,眼前的景致仿佛瞬间与千年前的春日重合 —— 原来,诗词里藏着一个鲜活的中国。

幼时读诗词,只觉得字句优美。夏夜纳凉时,爷爷摇着蒲扇念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我便想象着西湖边大片荷花绽放的盛景;秋日登山,看到漫山红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的意境便在脑海中浮现。那时的诗词,是一幅幅色彩斑斓的画,让我初识中国的自然风光之美。
随着年岁增长,我渐渐读懂诗词里的人情与家国。去年中秋,远在外地的表姐发来视频,屏幕里她举着月饼,念出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我忽然体会到苏轼写下这句时的牵挂与豁达;历史课上学到南宋,老师吟诵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的凛然正气仿佛穿透时空,让我读懂中国人刻在骨子里的家国情怀。原来,诗词不仅有风景,更承载着中国人的情感与精神。
最难忘那次去西安旅行。站在古城墙上,夕阳将城墙染成金色,耳边仿佛响起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的悠扬曲调;漫步大唐不夜城,灯火璀璨中,“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的豪情壮志油然而生。那一刻,我真切感受到,诗词不是书本上的文字,而是融入中国土地与血脉的基因。
如今,我依然喜欢在闲暇时读诗。在诗词里,我看见江南的烟雨、塞北的风沙,看见古人的欢喜与忧愁、坚守与担当。这便是诗词里的中国 —— 它有四季流转的美景,有深沉厚重的情感,更有代代相传的精神力量。这份美好,值得我们永远珍藏、细细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