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心的温度
第一次参加钢琴比赛前,我的手指在琴键上抖得像秋风里的落叶。后台的镜子映出我发白的脸,琴谱上的音符在眼前跳来跳去,怎么也抓不住。
“你看这束康乃馨。” 妈妈突然把花束塞进我怀里。粉色的花瓣上还沾着水珠,她的指尖轻轻点着我的手背:“就像弹琴时要贴键,你把力量沉到指尖,音符就站稳了。” 她的手掌覆在我手背上,带着刚剥过橘子的清香,那温度透过皮肤渗进来,让我乱颤的指尖慢慢稳住了。
轮到我上场时,舞台灯突然灭了两秒。黑暗里传来前排的掌声,是班主任李老师在拍手 —— 她总爱在我练琴的教室外徘徊,说我弹《月光曲》时,窗台上的绿萝都会晃得轻些。灯光亮起的瞬间,我看见她举着张画,上面是个歪歪扭扭的小钢琴,旁边写着 “我们的小音乐家”。
弹错高音区的和弦时,台下有片刻的安静。我慌得差点站起来,却看见妈妈把康乃馨举得高高的,花瓣在风里轻轻摇晃。李老师跟着节奏轻晃脑袋,像在打无声的节拍。那些鼓励的目光织成张柔软的网,托着我继续往下弹,最后个音符落下时,我听见自己的心跳和掌声融在了起。
赛后妈妈把那束康乃馨插进玻璃瓶,放在我的钢琴上。现在每次练琴,看见花瓣上的阳光,总会想起后台那只温暖的手掌,台下摇晃的画,还有那些不说话却沉甸甸的鼓励。原来爱从不是大声的宣告,而是在你紧张时,悄悄递来的束光,让你有勇气,把每个音符都弹得更响亮。
爱的鼓励
美术课上,我的手抖得厉害。素描纸上,静物苹果的轮廓歪歪扭扭,像被虫子啃过似的。我使劲用橡皮擦着画纸,擦得纸张发毛,却越改越糟。
"需要帮忙吗?"林老师不知何时站在了我身后。她没拿画笔,而是轻轻握住我发抖的手。"你看,"她的声音像羽毛般轻柔,"苹果的曲线其实像微笑的嘴角。"她的手温暖干燥,带着淡淡的颜料气味,引导我的铅笔在纸上流畅地滑动。
"每个人开始都这样。"林老师指着墙上挂着的学生作品,"这幅《向日葵》的作者,第一次连直线都画不直呢。"我惊讶地发现,那竟是去年获得市里金奖的作品。阳光透过窗帘的缝隙,正好落在那幅画上,金灿灿的花盘仿佛在对我眨眼。
下课前,林老师把我的画贴在"进步栏"里。那个苹果虽然不够圆润,但在老师用红笔圈出的部分——苹果蒂处的小弯钩,确实有了生命的弧度。同学们围过来看时,我的脸热得像要烧起来,但心里涌动着奇异的暖流。
放学时经过画室,我看见林老师正在修改参赛作品。她眉头紧锁,额前的碎发被汗水粘在脸颊上。发现我在门口探头,她突然笑了:"老师也会画不好呀,但只要不放弃..."她晃了晃手中的画笔,笔尖在夕阳下闪着金红色的光。
现在每当我画画想放弃时,就会想起那天老师握着我的手画出的曲线。原来爱的鼓励就像素描的明暗交界线,在黑暗与光明的过渡处,藏着最温柔的坚持。
爱的鼓励
那是一个阴雨绵绵的下午,我站在教室后墙的"学习园地"前,盯着自己那幅被贴在最角落的画作,手指不自觉地绞着衣角。画上的向日葵歪歪扭扭,颜色也涂得乱七八糟,与周围同学们色彩鲜艳的作品形成鲜明对比。
"这幅画是谁的?"美术老师突然出现在我身后。我吓得差点跳起来,支支吾吾地承认是自己的作品。"过来一下。"她轻声说。我磨蹭着走到她身边,低着头,等着挨批评。
没想到老师从抽屉里拿出一张画纸:"能帮我个忙吗?"她指着窗外的操场,"今天下雨,体育课改上室内课,我想画张速写,可是..."我抬起头,看见她眼中期待的目光。虽然紧张得手心冒汗,我还是点了点头。
我接过铅笔,手却抖得厉害。老师握住我的手,带着我在纸上画出简单的线条:"别着急,慢慢来。"她的手掌温暖干燥,让我想起妈妈哄我睡觉时的温度。渐渐地,我的手不再发抖,开始大胆地画起来。
"看,你画得很好!"老师指着画纸上歪歪扭扭但充满童趣的小朋友,"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画风。"她又拿出彩色铅笔:"试试给这幅画上色吧。"我小心翼翼地涂着颜色,这次没有再把颜料涂出边界。
下课铃响了,老师把画贴在了教室的展示墙上:"这是我们班小画家的作品!"同学们围过来欣赏,有人夸我画得可爱。我的脸烧得通红,但心里却像喝了蜜一样甜。
原来,爱的鼓励就像一束光,能照亮人心里最阴暗的角落。从那以后,我不再害怕画画,因为我知道,无论画得怎样,都会有人用温暖的眼神看着我,对我说:"你做得很好。"这份鼓励的力量,让我勇敢地迈出了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