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前的小河
我家门前有一条小河,像一条碧绿的绸带,绕着村庄缓缓流淌。它不像大江那样汹涌,却用温柔的怀抱,滋养着两岸的草木生灵。
春天的小河最热闹。岸边的垂柳把绿丝带似的枝条垂到水面,春风一吹,就和河水玩起了拨浪鼓的游戏。鸭子们排着队跳进水里,脚掌划开层层涟漪,嘴里还 “嘎嘎” 地唱着歌。我和小伙伴们常蹲在青石板上,看小鱼在水草间捉迷藏,偶尔丢下一块饼干,水面就炸开一圈圈金色的涟漪。
夏天的傍晚,小河成了天然的游乐场。大人们搬来竹椅坐在柳荫下聊天,蒲扇摇出阵阵凉风。我们脱了鞋踩进浅滩,河水凉丝丝地漫过脚踝,鹅卵石在脚底咯吱咯吱地响。夕阳把河水染成蜜糖色,远处的炊烟和晚霞一起倒映在水里,分不清哪是天哪是河。
深秋时节,银杏叶飘落在水面,像一艘艘金色的小船顺流而下。奶奶会带着竹篮来河边洗菜,棒槌捶打衣物的 “砰砰” 声,和着流水声格外好听。我最爱捡河边的鹅卵石,有的像月牙,有的带花纹,攒在口袋里沉甸甸的,像是收藏了一整个秋天。
如今我每次回到家乡,总要先跑到河边站一会儿。河水依旧静静地流着,就像童年里那些不会褪色的时光,永远清澈,永远温柔。
那条小河
我家门前有一条小河,水极清冽,夏天可以看见河底的石子,冬天则结一层薄冰,映着日光,颇有些刺目。
小河并不宽,约莫三丈有余,两岸生着些杂树,以杨柳为多。春天一到,柳絮便纷纷扬扬地飘落,浮在水面上,随波逐流,煞是好看。我常蹲在河边,看那些柳絮如何在水面上打转,如何被一个极小的漩涡吞没,又如何忽然从另一处冒出来。
河边常有妇人洗衣,棒槌声此起彼伏。她们蹲在石板上,将衣物浸湿,摊开,抹上肥皂,然后用力捶打。那声音极有节奏,"啪——啪——",在河面上荡开去。有时她们也闲谈,说些张家长李家短的闲话,声音不大,却极清晰,连对岸的人都能听见。
夏天午后,常有孩童在河里嬉戏。他们脱得赤条条的,在浅水处追逐打闹,激起一片水花。偶尔有鱼被惊动,倏地从水草中窜出,引得孩子们大呼小叫。我是不下水的,只坐在岸边看,看他们如何将水花溅得老高,又如何被母亲们呵斥着赶回家去。
如今那小河还在,只是水不再清了,柳树也被砍去大半。洗衣的妇人早已改用洗衣机,孩童们则躲在屋里玩手机游戏。我偶尔路过,看见河水泛着油光,上面漂着塑料袋和饮料瓶,便快步走开,不再多看。
小河死了,死得无声无息。
那条小河的作文400字
那条小河,从外婆的屋后蜿蜒到我心里。
春天,它像一条刚睡醒的绿丝带,两岸油菜花把影子投进去,整条河就晃成了碎金。我和表弟卷起裤腿,用竹篮捞小虾,捞到的却总是一兜笑声。夏天,小河变宽,也变深。我们比赛扔石子,看谁的涟漪先碰到对岸。石子沉了,暑气也沉了。傍晚,外婆把西瓜浸在河里,冰凉的河水像天然的冰箱,切开后,连瓜瓤里都淌着星光。秋天,芦苇白头,河面飘满落叶,像寄不出的信。我偷偷把写满烦恼的纸条折成船,放进水里,目送它被夕阳染成金色,再被水鸟衔走。冬天,小河瘦了,露出干净的河床。我们踩上去,听冰面发出“咔嚓咔嚓”的脆响,仿佛大地在咬一枚薄荷糖。
如今我长高了,小河却似乎变窄了。但只要闭上眼,它仍哗啦啦地流过我的童年,把四季卷成一股清凉,在记忆里永不干涸。
那条小河
我家门前有一条小河,像一条银色的丝带,蜿蜒穿过田野。它不深,最深处也不过齐腰,却是我童年的乐园。
春天,河边的柳树抽出嫩芽,细长的柳枝垂到水面,像姑娘的长发在风中轻轻飘动。我和小伙伴们常常折下柳枝编成帽子戴在头上,在河边追逐嬉戏。河水清澈见底,能看见小鱼在水草间穿梭,偶尔跃出水面,溅起一串串银亮的水花。
夏天,小河成了我们的避暑胜地。脱了鞋袜,把脚浸在凉丝丝的河水里,那种沁人心脾的清凉至今难忘。我们会比赛打水漂,看谁扔出的石子能在水面上跳得最远。夕阳西下时,整条河面都染成了金色,我们的笑声随着晚风飘得很远很远。
秋天,河边的芦苇荡变成了金黄色。我们折下芦苇秆做哨子,能吹出清脆的声响。有时会捡到几枚被河水冲刷得发亮的鹅卵石,像宝贝似的揣进口袋。
冬天,河面结了一层薄冰。我们小心翼翼地踩上去,听着脚下发出"咔嚓咔嚓"的声响,既害怕又兴奋。大人们说冰太薄不能玩,可我们总忍不住要去试试。
这条小河见证了我最纯真的童年时光。现在每次回家,我都会站在河边发呆,仿佛又听见了伙伴们的欢笑声在河面上回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