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着
那是一个阴雨绵绵的下午,我站在舞蹈教室的镜子前,看着镜子里笨拙的自己,眼泪在眼眶里打转。这是我学舞蹈的第三年,却还是跳不好那个简单的旋转动作。
"小雨,你的重心不稳。"林老师轻轻纠正我的姿势,"再来一次好吗?"我咬着嘴唇点点头,深吸一口气开始旋转。可刚转到第二圈,我的脚就不听使唤地绊了一下,整个人重重摔在了地板上。膝盖传来火辣辣的疼痛,我蜷缩着身子,眼泪终于不受控制地流了下来。
"要不今天就到这里吧?"林老师蹲下来,用纸巾帮我擦眼泪。我摇摇头,倔强地擦干眼泪:"老师,我想再试一次。"这一次,我紧紧盯着镜子里的自己,想象自己是一只轻盈的蝴蝶。音乐响起,我慢慢抬起手臂,开始旋转。一圈、两圈......当我稳稳地停下时,林老师惊喜地鼓起掌来:"太棒了!我就知道你能行!"
回家的路上,雨已经停了。夕阳的余晖洒在路边的积水上,像撒了一地的碎金。我摸着膝盖上已经结痂的伤口,突然明白了一个道理:执着不是固执,而是明明知道前方有困难,却依然愿意一次又一次地尝试。
现在每当我遇到困难想放弃时,就会想起那个雨天在舞蹈教室里摔了无数次跤的自己。正是那份执着,让我最终站在了学校的文艺汇演舞台上。原来,生命中最美的风景,往往就藏在那些不轻言放弃的坚持里。执着就像一盏明灯,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让我们在追逐梦想的路上,永远保持前进的勇气。
窗台上的豆芽
玻璃瓶里的绿豆在温水里泡了三天,终于胀得圆滚滚的,像群胖娃娃。我把它们铺在浅盘里,盖上湿润的纱布,放在窗台最暖的角落 —— 科学老师说,只要每天换水,它们就能长出白白的芽。
可第五天过去,只有两颗绿豆顶破了绿衣裳,露出尖尖的白。其他豆子还是硬邦邦的,有几颗甚至发了霉,灰扑扑的像被遗弃的小石子。“扔了吧。” 妈妈擦窗台时说,“这种天气不容易发芽。” 我却固执地换了新纱布,指尖触到冰凉的豆子时,突然想起课本里说的 “种子的力量”。
第七天清晨,纱布下传来 “窸窸窣窣” 的响。掀开一看,密密麻麻的白芽正往高处钻,最长的那根已经弯着腰顶到纱布,像在跳一支努力的舞。发霉的豆子周围,竟也冒出细小的芽,嫩得像透明的玻璃。我蹲在窗台边数芽尖,阳光穿过玻璃瓶,在芽瓣上投下晃动的光斑,像撒了把碎银。
直到它们长出羽状的嫩叶,我才发现这些豆芽长得歪歪扭扭。有的芽缠着同伴的茎,有的叶子卷成小筒,却都朝着窗外的光拼命伸展。科学课上,我捧着豆芽盘展示时,老师笑着说:“这就是执着啊,哪怕长得不直,也要往光亮处走。” 同学们的惊叹声里,我看见最细的那根豆芽,正努力推开压在它身上的豆子。
现在那些豆芽已经长成了豆苗,歪歪扭扭地立在窗台上,叶片上还沾着我不小心洒的水珠。它们让我明白,执着从不是完美的直线,是发霉的豆子也敢冒芽,是被压住了也不肯弯腰,是明知路途弯曲,还愿意朝着光的方向,一步一步慢慢生长。
每次给豆苗浇水,我都会想起最初那两颗勇敢的芽。原来所有了不起的成长,都始于一份傻傻的坚持,像这些豆芽一样,在无人注意的角落,悄悄积蓄着向上的力量。
执着
校门口修鞋的徐伯,左腿裤管总是空荡荡的,可他钉鞋跟的力道,比两条腿的人还稳。
每天清晨,他的铁皮工具箱第一个在巷口亮相。绱鞋的尼龙线穿过顶针,在鞋底上走出整齐的"之"字,像在书写只有他懂的诗句。有次我好奇数他一天修多少鞋,从日出到日落,整整四十七双——最后一双是流浪汉的破球鞋,他分文未取,还悄悄塞了双羊毛鞋垫。
暴雨天路过他摊位,发现他正给皮鞋雕花。雨帘中,那柄弧形刀在皮面上游走,刻出的玫瑰连露珠都栩栩如生。"慢工出细活,"他抹了把脸上的雨水,"我这人,就剩这点较真的本事了。"
去年冬天他突然消失,巷口贴出"拆迁通知"。正当我们怀念那"哒哒"的钉鞋声时,街角废品站旁支起了新摊子——徐伯用旧轮胎和钢管自制了移动工作台。他笑呵呵地敲着新招牌:"老徐修鞋,挪窝不挪活。"
现在每次经过,都能看见他工具箱上摆着个小相框:年轻时的他站在领奖台上,身旁写着"全省钳工比武冠军"。照片里的双腿笔直,而现实中的单腿,却走出了更深的脚印。
执着,是黑夜里的一束光
小区后面有堵废弃的旧墙,墙缝里不知何时掉进来一粒丝瓜籽。春末的一场小雨后,它发芽了:两片嫩叶像刚睡醒的蝴蝶,在砖缝里轻轻颤抖。没有土,只有碎沙;没有盆,只有风。我路过时,顺手浇了一杯自来水,权当可怜它。
日子像书页,一天天翻过去。那株丝瓜却用根须当笔,在墙缝里写下倔强的诗。它把根扎进砖缝深处,碰到石块就拐弯,缺水了就收紧叶子,像握紧的拳头。盛夏的毒太阳把墙烤得滚烫,它的藤蔓仍一寸寸向上攀,触须碰到粗糙的墙面,便生出细小的吸盘,牢牢抓住命运的峭壁。我看着它从巴掌长到手臂,再爬上墙头,开出五瓣的小黄花,像举起的信号灯。
秋天,它结出一条瘦长的丝瓜,只有大人的手指粗,表皮还带着风斑。我摘下来,剖开,里面的籽粒却饱满得像黑珍珠。我把籽晒在窗台上,心里忽然生出敬意:一粒被风随手丢弃的种子,用整个夏天回答了一个问题——执着是什么?
第二年春天,我把那些籽种在真正的菜畦里。它们长得更壮,爬得更高,结出的丝瓜沉甸甸地垂下来。我却在每一片叶子背后,看到那堵旧墙的影子。原来,执着不是轰轰烈烈的口号,而是在没有路的地方,仍相信能开出花;在无人喝彩的角落,也绝不松开向上的触须。
如今,每当我遇到难题,眼前就会浮现那堵旧墙和那条细细的藤蔓。它告诉我:只要根还在,就没有真正的绝境;只要光还在,每寸向上都是通往春天的梯子。
蜜蜂的执着
中午,我在写字台前专心致志地看书。四周一片寂静。
“嗡嗡嗡……”一只小蜜蜂的鸣叫声传入我的耳中。刚开始,我没有理睬。但时间久了,让人心烦,我便放下书,循声望去。还真被我猜中了,只见一只小蜜蜂正拼命地朝开了一半的玻璃窗撞。我自言自语地说:“你要回家,就得闯出这道‘鬼门关’。”
“嗡嗡嗡……”它大声叫着,似乎在说:“放我出去!放我出去!”又用那瓜子壳大的翅膀和自己轻巧的身体,拼命地撞击着眼前的“屏障”。一下、两下、三下……它一连撞了十几下!可是,失败了。“傻瓜,如果你再飞得高一点,就能飞出这半开半关的窗户了。”我忍不住对它说。可这又有什么用呢?它根本听不懂,只是更加执着地去撞玻璃。
过了一会儿,小蜜蜂停止了撞击,在冰冷的玻璃上爬来爬去。它似乎太累了,没有一丝力量再来拼博了。它轻声呻吟着,似乎在思索失败的原因。
它会灰心丧气而放弃努力吗?它在期盼或等待别人的帮助吗?想到这里,我情不自禁想推开窗户,想助它一臂之力,但终于又缩了回来,因为我坚信,执着的它一定会胜利的。加油吧,努力吧!
不一会儿,我发现,它开始往窗户的上半部爬了,一直爬到了那打开的半扇窗户前,屁股一撅一撅的,还大口大口地呼吸着新鲜的空气,那鼓鼓的眼睛似乎充满了新的希望。啊,它出来了!!
瞧,它飞起来了,它飞出来了!银色的翅膀闪烁着五彩的光芒。小蜜蜂“嗡嗡嗡”地欢呼道:“我胜利了!我胜利了!”
我看着它远去的渐渐消失的背影,心里默默地祝愿:“飞吧!飞吧!成功永远属于坚韧与执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