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爱的国宝大熊猫
大熊猫是我国的国宝,也是我最喜欢的动物。它圆滚滚的身材像穿了一件毛茸茸的黑白棉袄,走起路来一摇一摆的,憨态可掬的样子总能逗得人哈哈大笑。
大熊猫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它独特的"黑白配"外套。圆圆的脸上嵌着两个乌黑发亮的眼睛,周围一圈黑色绒毛像是戴了一副帅气的墨镜。耳朵、四肢也是黑色的,其他地方则是雪白的绒毛,在阳光下泛着柔和的光泽。记得在动物园里,我看见一只大熊猫正抱着竹子大快朵颐,它那黑白相间的身影在翠绿的竹林间时隐时现,就像一幅会动的水墨画。
大熊猫是个"贪吃鬼",每天要吃掉15-30公斤的竹子。它们用胖乎乎的爪子抓住竹子,"咔嚓咔嚓"地啃着,吃得可香了!吃饱后就会找个舒服的地方,四仰八叉地躺着睡觉,有时还会抱着树干蹭痒痒,那可爱的模样让人忍不住想摸一摸。
别看大熊猫现在这么可爱,它们可是有着300万年历史的"活化石"呢!作为我国的"友好使者",大熊猫还去过很多国家,把中国人民的友谊带到了世界各地。每次看到这些黑白精灵,我都为祖国拥有这样珍贵的动物而感到骄傲!
圆滚滚的 “黑白球”
动物园的熊猫馆前围满了人,我踮着脚往里看,一只大熊猫正趴在木架上打盹。它的毛雪白雪白的,耳朵和眼圈却是墨黑的,像戴了副黑墨镜,圆滚滚的身子缩成一团,活像个黑白相间的大皮球。
突然它翻了个身,露出圆鼓鼓的肚皮。饲养员叔叔端来一大把竹子,它立刻坐起来,抱起竹子啃得咔嚓响。竹叶渣沾在它的鼻子上,它也不管,只是用爪子把竹子抓得牢牢的,生怕被别人抢走似的。
过了一会儿,它吃饱了,就到草地上打滚。胖乎乎的身子滚来滚去,像个不听话的大汤圆。有次滚得太急,撞到了树干上,它愣了愣,然后摸摸脑袋,好像在说:“谁撞我呀?” 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临走时,我看见小熊猫宝宝在妈妈怀里撒娇,毛茸茸的爪子抱着妈妈的脖子。妈妈用舌头舔舔它的脸,眼神温柔极了。
原来大熊猫不仅可爱,还这么有爱。我真喜欢这些圆滚滚的 “黑白球” 呀!
大熊猫的午后
阳光像融化的蜂蜜般淌进熊猫馆时,团团正抱着它的"玩具"——一个褪色的蓝色塑料球打滚。这个两百斤的大家伙,此刻却像个撒娇的孩子,把圆滚滚的身子扭成黑白相间的麻花。
饲养员叔叔送来新鲜的竹笋。团团立刻松开玩具,用前爪灵巧地剥开笋衣,像在拆一件期待已久的礼物。它吃笋的样子很有趣:先咬掉笋尖,再一节节往下啃,黑眼圈随着咀嚼一鼓一鼓,活像戴着副会动的墨镜。
最逗的是它偷懒的模样。吃完点心后,它慢悠悠地蹭到木头架子旁,试图把胖身子塞进架子的空隙里。试了三次失败后,它索性摊成一张"熊猫毯",后腿还挂在架子上晃悠。参观的小朋友们笑得东倒西歪,而团团只是打了个哈欠,露出粉色的舌头。
当夕阳把它的影子拉得老长时,团团突然翻起身,拖着玩具球走向内舍。那背影像个下班的老工人,只是它黑白相间的"工作服"上,还粘着几片调皮的竹叶。玻璃窗外,无数手机还在闪烁,而我们的国宝已经准备去做它的竹笋美梦了。
《黑白精灵——大熊猫》
四川卧龙的山雾里,我第一眼看到大熊猫“团团”。它像一块会动的太极石,黑得发亮,白得似雪,正抱着一根比手臂还粗的竹子,用“咔嚓咔嚓”的咀嚼声给寂静的山谷配节奏。
别看它外表憨憨,却是天生的“武林高手”。只见它后脚钩住树干,“噌”地一下爬上三米高的枝杈,动作比体操冠军还稳。找到舒服的“躺椅”后,它把竹子横在肚子上,一边吃一边晃腿,活像躺在沙发上看电视的调皮孩子。吃到高兴处,干脆四脚朝天,露出圆滚滚的肚皮,任阳光在绒毛上跳舞。
最有趣的是“洗脸”。吃饱的团团滚到小溪边,先用前掌蘸水,再仔细抹过黑眼圈,好像怕别人认不出它“国宝级”的黑眼圈。水珠顺着绒毛滚落,把倒影里的自己洗得亮亮的。
下山时,我回头望:团团还在枝头,像一枚巨大的黑白问号,提醒我——地球不仅是人类的城市,也是这些黑白精灵的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