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说明文的作文四篇
更新时间:2025/8/4 13:54:00   移动版

  保温杯的秘密

  保温杯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日用品,它能让热水长时间保持温度,冬天能喝到温水,夏天能保鲜冷饮。那么,保温杯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神奇功能呢?

  保温杯主要由不锈钢内胆、真空层和外壁组成。它的保温原理其实很简单:通过抽真空技术,将内胆和外壁之间的空气几乎全部抽走,形成真空层。我们知道,热量传递主要通过三种方式:传导、对流和辐射。真空层中没有空气,切断了热传导和热对流的途径;而内胆通常镀有银层,能有效反射热辐射,从而大大减缓热量的流失。

  一个优质的保温杯通常能保温6-12小时。影响保温效果的因素有很多:杯盖的密封性越好,保温时间越长;真空层的抽真空程度越高,保温效果越好;杯体的材质也很重要,304或316不锈钢既安全又耐用。

  使用保温杯时也要注意:不要装碳酸饮料,以免气压过高导致杯盖弹开;不宜长时间盛放牛奶等高蛋白饮品,避免变质;清洗时要用软布擦拭,保持真空层的气密性。

  小小的保温杯里藏着大大的科学道理,它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便利,也让我们看到了科技改善生活的力量。

  铅笔的自述

  我是一支普通的铅笔,身高约 18 厘米,腰围不过 2 厘米。圆柱形的身体裹着红黄相间的外衣,上面印着出厂时的编号,像穿着条纹衫的小卫士。

  我的 “脑袋” 藏在银色的金属箍里,箍上连着块红色的橡皮,这是我的 “急救包”。轻轻旋开金属箍,露出深灰色的笔芯,它由石墨和黏土混合压制而成,硬度标着 “HB”—— 既不会太硬划破纸,也不会太软晕开墨。

  我的 “脚” 是削尖的斜切面,笔尖细如针尖。写字时,笔芯与纸张摩擦,黑色的粉末留在纸上形成字迹。如果写错了,翻个身用橡皮轻轻一擦,粉末就会被带走,纸面又恢复干净。

  我最怕两样东西:一是潮湿,笔杆受潮会变软发皱;二是钝器,硬邦邦的尺子容易在我身上留下划痕。但只要主人每天用卷笔刀给我 “修指甲”,我就能保持最佳工作状态。

  从一年级的田字格到高年级的草稿纸,我陪伴主人记录了无数个汉字和公式。虽然终有一天笔芯会用尽,但那些留在纸上的痕迹,都是我存在过的证明。

  我的文具城堡

  我的文具盒是爸爸送的开学礼物,一个穿着天蓝色"外衣"的塑料城堡。它长约二十厘米,宽八厘米,像一本立起来的童话书,轻轻一按正面的银色按钮,"城堡大门"就会"嗒"的一声自动弹开。

  文具盒分上下两层,结构精巧得像座微型公寓。上层住着"三兄弟":穿着金属盔甲的钢笔将军、爱穿花衣裳的荧光笔小姐,还有总是滚来滚去的修正带胖墩。它们被透明挡板温柔地隔开,每个小房间底部都铺着防滑垫,就像给文具们铺了绒毛地毯。下层是宽敞的集体宿舍,尺子家族横躺着睡觉,圆规和量角器这对好朋友头碰头挨在一起,橡皮擦则独自躲在角落——它总把自己弄得满是碎屑,像个邋遢的小画家。

  最神奇的是文具盒的"秘密机关"。掀开底层的暗格,里面藏着迷你削笔刀,只要把铅笔插进那个小孔转三圈,钝钝的笔头就会重新变得尖尖的。侧面的凹槽里还嵌着温度计,上周数学课我就发现教室温度飙升到29℃,难怪同学们都昏昏欲睡。

  这个文具盒还是个"记忆大师"。它的塑料外壳上留着许多细小的划痕:那道月牙形的白印是同桌不小心用美工刀划的,那几个圆圆的凹点则是去年我生气时用铅笔戳的"战绩"。开合处的铰链已经有些松动,每次打开都会发出老木门般的吱呀声,像在提醒我它已经陪伴我度过了四百多个上学的日子。

  现在每次整理书包,我都要把文具盒放在最上层。它不仅是文具的家,更是装着无数课堂记忆的宝盒——掀开盒盖的瞬间,仿佛能闻到铅笔屑的木头香、橡皮擦的草莓味,还有那些被阳光晒暖的,关于成长的秘密。

  我是一块橡皮作文

  我是一块橡皮,出生在橡胶树的怀抱里。工厂的大机器把我切割成四四方方的小块,又给我穿上粉色的外衣,印上一只笑眯眯的小兔子。从此,我住进了小主人的铅笔盒,开始了“纠错生涯”。

  别看我只比大拇指大一点,本领可不小。每当铅笔哥哥在纸上留下错误的脚印,我就挺身而出。轻轻一擦,黑色的铅屑便像雪花一样飞起,落在桌面的“雪地”里。小主人常说:“谢谢你,橡皮!”那一刻,我的心里甜滋滋的,仿佛也沾上了蜜糖。

  不过,我也有烦恼。调皮的小主人经常把我当“飞镖”扔来扔去,摔得我满身伤痕;有时他写作业走神,竟用铅笔尖在我身上戳洞,疼得我直想哭。最让我难过的是,每次考试结束,我的个头就瘦了一圈,衣服被磨得破破烂烂,活像个小乞丐。

  尽管如此,我依然热爱自己的工作。每当看到作业本上干净整齐的字迹,我就知道:那些消失的铅屑,其实是我献出的“青春”。哪怕有一天我变得又小又丑,被丢进垃圾桶,我也无怨无悔——因为我曾用微小的身躯,守护过小主人成长的每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