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奶奶学包粽子
端午节前一天,奶奶把泡了整夜的糯米倒在竹筛里,白花花的米粒沾着水珠,像撒了一地碎珍珠。“今天教你包粽子。” 她系着蓝布围裙笑,手里的粽叶在温水里泡得碧绿。
奶奶先把三张粽叶错开叠好,捏住叶尖卷成漏斗形。“像这样折,才不会漏米。” 她的手指粗糙却灵活,粽叶在她手里听话地弯成小喇叭。我学着她的样子卷叶子,可漏斗底部总留着小缝隙,糯米刚放进去就 “沙沙” 往下掉。奶奶用指尖捏着我的手,把粽叶边缘多折了一道:“你看,这样就严实啦。”
填好糯米和蜜枣,该捆绳子了。棉线在我手里像条调皮的小蛇,怎么也系不紧。奶奶接过粽子,用牙咬着线头,双手飞快地绕了三圈,系出个漂亮的活结:“要勒紧点,煮的时候才不会散。” 她包的粽子个个像绿胖娃娃,站在盆里整整齐齐;我包的却歪歪扭扭,有的还敞着口,像在吐舌头。
大铁锅冒起白汽时,整个厨房都飘着粽叶的清香。奶奶把我的 “小歪瓜” 也放进锅里:“多煮会儿就香了。” 两个小时后掀开锅盖,我的粽子虽然裂开了小口,露出的蜜枣却甜得流汁。奶奶咬了一口说:“第一次包成这样,真棒!”
原来包粽子就像学本领,只要慢慢来,总能包出属于自己的香甜。
包粽子
端午节快到了,奶奶说要教我包粽子。我高兴得一蹦三尺高,终于可以学习这项传统手艺啦!
奶奶提前准备好了碧绿的粽叶、雪白的糯米、红彤彤的枣子和金黄的蜜枣。我好奇地摸了摸粽叶,闻到一股淡淡的清香。奶奶说:"包粽子前要先把这些材料泡好,粽叶要泡软,糯米要泡得鼓鼓的。"
开始包粽子啦!奶奶先给我示范:她灵巧地把两片粽叶叠在一起,卷成一个圆锥形的小漏斗。我学着奶奶的样子,可是粽叶在我手里就是不听话,不是卷得太松漏米,就是卷得太紧裂开。试了好几次,终于成功卷好了"小漏斗"。
接着,我往"漏斗"里放了一勺糯米,又放了两颗红枣,再盖上一层糯米。奶奶说:"米不能装太满,不然包不住。"我用勺子压平糯米,然后学着奶奶的样子,把上面的粽叶折下来盖住糯米。这一步最难了,我的粽子总是这儿漏个洞,那儿开条缝。
最后一步是捆粽子。奶奶教我用棉线一圈一圈地缠,可是我的手笨笨的,不是缠得太松粽子散架,就是缠得太紧把粽叶勒出印子。经过无数次失败,我终于包出了第一个像模像样的粽子!虽然它歪歪扭扭的,比奶奶包的差远了,但奶奶还是夸我包得好。
晚上,满屋子飘着粽子的香味。我迫不及待地剥开自己包的粽子,咬了一口,甜甜的枣香在嘴里化开。这不仅仅是一个粽子,更是我亲手劳动的成果。通过这次包粽子,我不仅学会了传统手艺,更懂得了耐心和坚持的重要。
包粽子的端午节
端午节前夕,奶奶说要教我包粽子。我兴奋地搬来小板凳,坐在厨房门口,看着奶奶像变魔术一样准备各种材料。泡好的糯米在盆里泛着珍珠般的光泽,深绿色的粽叶飘着淡淡的清香,还有蜜枣、红豆和腌好的五花肉,整整齐齐地码在案板上。
"看好了,"奶奶拿起两片粽叶,手腕轻轻一转,叶子就变成了一个小漏斗的形状。我学着她的样子拿起粽叶,可叶子在我手里总是不听话,不是这边漏米就是那边开裂。奶奶粗糙的手覆在我的小手上,带着我慢慢折出完美的漏斗形状。她的掌纹里还沾着糯米粒,暖暖的温度从我的手背传来。
最有趣的是填馅料的时候。奶奶包的咸肉粽要放三层料:一层糯米,一块油亮的五花肉,再盖一层糯米。我偷偷在给自己的粽子里多塞了两颗蜜枣,结果包的时候糯米从四面八方挤出来,活像个贪吃的小胖子。奶奶笑着用筷子轻轻敲我的手背:"小馋猫,粽子也要有规矩的。"
绑粽子是最难的环节。奶奶用牙齿咬住棉线的一头,另一头在手指间飞快地穿梭,眨眼间就捆出漂亮的十字结。我手忙脚乱地缠了半天,最后系出来的粽子像个歪歪扭扭的包裹。煮粽子时,我的"杰作"果然第一个散开,糯米和蜜枣在锅里开出了白色的花。
当粽子的清香飘满整个厨房时,我迫不及待地剥开一个。烫手的粽子在掌心颠来倒去,我一边吹气一边咬下第一口。糯米的甜香混合着粽叶的清新,蜜枣的糖汁顺着嘴角流下来。奶奶用布满皱纹的手指替我擦去糖渍,笑着说:"慢点吃,锅里多着呢。"
现在每当我闻到粽叶的香气,就会想起奶奶教我包粽子的那个下午。阳光透过厨房的纱窗,在我们身上洒下斑驳的光影,糯米粒粘在她的银发上闪闪发亮。那些歪歪扭扭的粽子,包裹着最甜蜜的童年记忆。
包粽子
端午节快到了,妈妈决定教我包粽子。我特别兴奋,因为我早就想学包粽子了。
一大早,妈妈就准备好了包粽子的材料:粽叶、糯米、红枣、红豆和一些线。我看着这些材料,心里充满了期待。
妈妈先把粽叶放在水里泡一泡,然后把糯米、红枣和红豆都洗干净。准备工作做好后,妈妈就开始教我包粽子了。
妈妈拿起一片粽叶,把它折成一个漏斗的形状,然后用勺子把糯米、红枣和红豆装进去。接着,她把粽叶的另一端折过来,把糯米包得严严实实的。最后,她用线把粽子捆得紧紧的。一个粽子就包好了。我看着妈妈包的粽子,觉得很简单,就迫不及待地自己动手了。
我拿起一片粽叶,学着妈妈的样子折成漏斗的形状。可是,我怎么也折不好,不是太松就是太紧。妈妈耐心地教我,我试了好几次,终于折好了。然后,我把糯米和红枣装进去,可是糯米总是漏出来。我急得直冒汗,妈妈笑着说:“别着急,慢慢来。”在妈妈的鼓励下,我终于把糯米装好了。接下来,我把粽叶折过来,可是粽子的形状不好看,像个歪歪扭扭的小枕头。最后,我用线把粽子捆起来,可是线总是松开。妈妈又耐心地教我,我终于把粽子捆好了。
虽然我包的粽子样子不太好,但我心里特别高兴。妈妈把我和她包的粽子一起放进锅里煮。煮了一会儿,粽子的香味就飘出来了。我迫不及待地打开锅,拿起我包的粽子,剥开粽叶,咬了一口,哇,真香!虽然有点黏牙,但我觉得这是最好吃的粽子。
通过这次包粽子,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做事情要有耐心,不能急躁。虽然我包的粽子不好看,但这是我亲手做的,我感到特别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