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石窟作文四篇
更新时间:2025/8/16 20:50:00   移动版

  探访龙门石窟作文

  暑假里,爸爸妈妈带我去了洛阳的龙门石窟。站在伊河岸边,远远望去,整座山崖上密密麻麻的石窟像蜂窝一样排列着,在阳光下泛着神秘的光泽,让我兴奋得挪不开脚步。

  走进景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西山石窟的奉先寺。卢舍那大佛端坐在莲花宝座上,她慈祥地俯视着众生,微微上扬的嘴角带着神秘的微笑。我仰着头数了数,大佛足足有十几层楼高!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在佛像上,金色的光斑在大佛衣袂上跳动,仿佛千年前的工匠们刚刚完成这尊杰作。妈妈告诉我,这尊大佛是武则天捐出自己的脂粉钱修建的。

  沿着蜿蜒的山路向上走,两岸的石窟密密麻麻。有的佛像保存完好,衣纹流畅得像刚刚雕刻完成;有的已经残缺不全,只剩下模糊的轮廓。最让我震撼的是万佛洞,整面石壁上密密麻麻排列着上千尊小佛像,每一尊只有我的手掌大小,但都雕刻得栩栩如生。我踮起脚尖数了又数,怎么也数不清到底有多少尊。

  在宾阳中洞,我看到了北魏时期的"最美微笑"。一尊菩萨像歪着头,嘴角微微上扬,眼睛弯成月牙,仿佛在跟千年后的我们打招呼。爸爸说,这些佛像见证了朝代的更迭,却始终保持着慈悲的微笑。

  夕阳西下时,我依依不舍地离开。回望那些依山而建的石窟,在落日余晖中显得格外庄严。这些历经千年风雨的佛像,不仅是艺术的瑰宝,更承载着古人的智慧与信仰。回家的路上,我的脑海里还回荡着大佛慈祥的目光,这次参观让我对中华文明有了更深的理解。

  石窟里的千年微笑

  伊河的水在脚边淌着,凉丝丝的风裹着水汽扑过来时,我正仰着头看卢舍那大佛。阳光落在佛的脸上,青灰色的岩石泛着暖光,连嘴角的纹路都看得清清楚楚 —— 这是我第一次见龙门石窟的佛,比课本上的图片壮观十倍。

  顺着石阶往上走,石壁上满是大大小小的石窟。有的石窟里挤着好几尊小佛,巴掌大的身子,却连衣褶上的花纹都刻得细细的。导游阿姨指着一尊坐佛说:“这是北魏时凿的,你看它的衣服,像刚从水里捞出来似的。” 我凑过去看,佛的衣摆垂着,线条软乎乎的,真像沾了水的绸缎。

  最让人挪不开眼的还是卢舍那大佛。它的耳朵就有我人高,鼻尖圆圆的,眼睛半眯着,像在对谁笑。爸爸举着相机拍个不停,镜头里的佛脸占了大半,可总拍不出那种温和的样子。有个老奶奶摸着石壁叹气:“凿这佛得花多少功夫啊。” 我摸着石壁上的小坑,是风吹日晒留下的印子,可佛的微笑还是亮亮的,像刚刻好似的。

  往回走时,伊河的水映着石窟的影子。我看见有只小麻雀落在佛的肩膀上,扑棱棱地啄着石缝里的草籽,佛还是那样笑着,好像不介意似的。阳光把我的影子拉得老长,落在石壁上,和那些千年的石窟挨在一起。

  原来有些东西是不会老的。就像这石窟里的佛,哪怕石头上长了青苔,哪怕伊河水换了多少回,那微笑还是暖乎乎的,把千年的故事都藏在嘴角的纹路里,等着人来慢慢看。

  佛影千年

  踏入龙门石窟的瞬间,伊河的湿气混着岩壁的凉意扑面而来。卢舍那大佛的眉眼从山体中浮现时,我下意识屏住了呼吸——他的目光穿过一千三百年的烟尘,依然带着悲悯的温度。

  导游的手电筒光柱划过洞窟,照亮那些未完工的佛龛。半截菩萨像突兀地悬在岩壁上,只雕出流畅的衣褶,面容却还藏在石头里。小沙弥指着斧凿痕迹说:"这是北魏工匠突然停工留下的。"我的指尖虚抚过那些刻痕,突然触到一行凹凸,竟是唐代游人刻的"某某到此一拜"。

  最震撼的是古阳洞的千佛壁。无数巴掌大的佛龛密布岩面,每个小佛的手印都不尽相同。阳光斜射进来时,那些微凸的指尖在阴影中轻轻颤动,仿佛下一秒就会开始结印诵经。角落里蹲着只灰鸽子,正歪头打量残缺的供养人浮雕,它翅膀扇动的气流惊起一簇石粉。

  返程渡船摇摇晃晃,对岸的香山寺亮起灯火。回头看时,西山已成剪影,唯有卢舍那大佛的眼睛还映着最后的夕照,像两盏永不熄灭的灯。船夫说雨季水位会漫过佛脚,那一刻我突然懂了,为何这些石头能守望千年——它们早就学会了与时光共处,或浮或沉,都是修行。

  参观龙门石窟

  去年暑假,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了河南洛阳,参观了著名的龙门石窟。这次旅行让我对中国的古代文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让我感受到了历史的厚重和艺术的魅力。

  龙门石窟位于洛阳市南郊的伊河两岸,是中国石刻艺术宝库之一。我们一大早就出发了,经过几个小时的车程,终于到达了目的地。远远望去,龙门石窟依山而建,气势恢宏,仿佛在诉说着千年的历史。

  我们首先来到了奉先寺,这里是龙门石窟中规模最大、艺术价值最高的一个区域。一进奉先寺,我就被眼前的景象震撼了。巨大的卢舍那大佛端坐在正中,她面容端庄,神态安详,仿佛在微笑着迎接每一位游客。大佛的两侧是弟子、菩萨和天王的雕像,他们形态各异,栩栩如生。我仔细观察着每一尊雕像,仿佛能感受到古代工匠们的智慧和心血。

  接着,我们来到了万佛洞。万佛洞内雕刻着无数的小佛像,密密麻麻,数不胜数。这些小佛像虽然只有几厘米高,但雕刻得非常精细,每一尊佛像的表情和姿态都各不相同。我站在洞内,仰望着这些小佛像,心中充满了敬畏。这些佛像不仅展示了古代工匠们的高超技艺,更体现了他们对佛教的虔诚和热爱。

  在参观过程中,我还了解到龙门石窟的历史。龙门石窟始建于北魏时期,历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隋、唐等朝代的不断开凿和修建,历时400多年。这些石窟见证了中国历史的变迁,也承载了无数人的信仰和希望。每一尊雕像、每一幅壁画,都是历史的见证,都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

  参观龙门石窟,不仅让我欣赏到了精美的艺术作品,更让我感受到了历史的厚重和文化的博大精深。这些石窟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我希望更多的人能来参观龙门石窟,了解和传承我们的文化遗产。

  这次参观龙门石窟的经历,将永远留在我的记忆中。它让我更加热爱我们的祖国,更加珍惜我们的文化遗产。我相信,这些古老的石窟将在岁月的长河中继续闪耀,继续传承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和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