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学会了包粽子作文四篇
更新时间:2025/8/16 20:33:00   移动版

  我学会了包粽子作文

  端午节前夕,奶奶说要教我包粽子,我高兴得一蹦三尺高。奶奶从厨房端出泡好的糯米、红枣和碧绿的粽叶,我迫不及待地洗干净小手,跃跃欲试。

  奶奶先给我示范。她灵巧地把两片粽叶卷成漏斗形,舀一勺糯米铺在底部,再放上一颗红彤彤的红枣,又盖上一层糯米。接着,她用手指压平,把多余的粽叶折过来,用棉线一圈圈缠紧。一个棱角分明的粽子就包好了,像个小巧的绿色金字塔。

  我学着奶奶的样子,笨拙地拿起两片粽叶。可是粽叶在我手里一点儿也不听话,刚卷成漏斗形就散开了。我急得满头大汗,奶奶笑着说:"别着急,看我的。"她轻轻握住我的手,带着我慢慢卷粽叶。这次终于成功了!我小心翼翼地放上糯米和红枣,可是当我要裹粽叶时,糯米像调皮的小豆子一样从缝隙里漏了出来。

  "要压紧一点。"奶奶耐心地指导我。我深吸一口气,重新开始。这次我用力把糯米压平,小心地折好粽叶,虽然包出来的粽子歪歪扭扭的,但总算没有漏米。奶奶帮我用棉线捆好,我的第一个粽子诞生了!虽然它比奶奶包的胖乎乎的,形状也不够规则,但我觉得它是最可爱的。

  煮粽子时,满屋子飘着淡淡的清香。我迫不及待地剥开自己包的粽子,咬了一口,糯米的香甜和红枣的甜蜜在嘴里化开。这不仅仅是一个粽子,更是我亲手劳动的成果。通过这次包粽子,我不仅学会了传统手艺,更体会到了耐心和细心的重要性。这个端午节,因为学会了包粽子而变得特别有意义。

  粽叶里的甜

  端午节前的下午,奶奶把泡好的粽叶摊在案板上,翠绿的叶子沾着水珠,像刚从溪里捞出来似的。“来,教你包粽子。” 她往我手里塞了片粽叶,指尖带着粽叶的清香。

  我学着奶奶的样子,把粽叶折成漏斗形。可粽叶总不听使唤,刚折好的边 “啪” 地塌下去,米就顺着缝往下漏,滚在案板上,像撒了把白珍珠。“别急。” 奶奶用她的大手握住我的手,教我把叶尖往中间折,“这样捏紧,就像给小口袋扎紧口。” 她的掌心暖暖的,带着点面粉的糙意,粽叶在她手里乖乖的,转眼就成了个挺括的漏斗。

  放馅料时更热闹。我往粽叶里塞蜜枣,刚放两颗,米就漫了出来,奶奶笑着往我鼻尖抹了点米:“贪心鬼。” 她教我先放半勺米,摆两颗蜜枣,再盖层米,压实了才行。我照着做,可捆线时又慌了神 —— 线总缠不紧,粽子歪歪的,像个没睡醒的小娃娃。

  包到第五个时,总算像样了。我举着自己包的粽子给爷爷看,它虽然歪歪扭扭,叶缝里还漏了粒米,爷爷却拍着手笑:“比奶奶包的有精神!”

  煮粽子的香味飘满厨房时,我扒着锅沿等。奶奶捞出我包的那个,解开线,蜜枣的甜香混着粽叶的清香往鼻子里钻。咬一口,糯米黏黏的,蜜枣的甜汁顺着嘴角往下淌。

  原来包粽子的甜,不只是蜜枣的甜。是奶奶握着手教我的时候,是爷爷夸我的时候,是粽叶裹着的满满当当的心意 —— 这些甜,比蜜枣还让人记挂。

  粽叶的温度

  端午前的厨房弥漫着箬竹叶的清香,奶奶把浸泡好的粽叶铺在搪瓷盆里,墨绿的叶片上还滚动着水珠。我学着她的样子拿起两片叶子,却被边缘的细齿划了下手指——原来粽叶也长着"牙齿"。

  "看好了,要折成小漏斗。"奶奶的手像变魔术,三下两下就兜出个漂亮的三角窝。我的"漏斗"却总漏米,刚塞进去的糯米顺着缝隙往外逃。奶奶笑着捏起我的手指:"虎口要卡在这儿,像给小鸟搭窝。"她掌心的茧子刮过我手背,粗糙又温暖。

  最有趣的是捆线。我用力过猛,把粽子勒成了歪脖子娃娃;力道太轻,又散成一锅粥。奶奶接过我手里的棉线,在粽腰上绕出漂亮的十字结:"捆粽子要像抱孙子,不松不紧刚刚好。"灶上的大铁锅开始冒热气,水泡"咕嘟咕嘟"顶着锅盖,像在催促我们。

  煮好的粽子在凉水里沉浮,我一眼就认出自己包的那个——歪歪的角上还沾着半粒露馅的糯米。剥开咬一口,红枣的甜混着箬叶的香,突然明白:原来粽子里缠着的不仅是糯米,还有奶奶教我的,关于温柔与耐心的秘密。

  我学会了包粽子

  端午节到了,家家户户都弥漫着粽子的香味。今年,我决定亲手学会包粽子,体验一下传统节日的乐趣。

  端午节的前一天,奶奶早早地就准备好了包粽子的材料:糯米、粽叶、红枣、花生和蜜枣。看着这些材料,我迫不及待地想动手试试。奶奶看到我跃跃欲试的样子,笑着说:“好啊,我来教你。”

  奶奶先把粽叶一片片洗干净,然后放在水里浸泡,让粽叶变得柔软。接着,她把糯米淘洗干净,沥干水分,再把红枣、花生和蜜枣准备好。一切准备就绪后,奶奶开始示范包粽子。

  只见奶奶拿起两片粽叶,把它们叠在一起,卷成一个圆锥形的小漏斗。然后,她用勺子舀了一些糯米,放进“漏斗”里,再放上几颗红枣和花生,最后再盖上一层糯米。接着,奶奶把粽叶的上端折下来,把糯米包得严严实实的,最后用绳子把粽子捆得紧紧的。一个漂亮的粽子就包好了。

  看着奶奶包得轻松自如,我心想:“这还不简单,我肯定也能包好。”于是,我迫不及待地拿起粽叶,学着奶奶的样子开始包。可是,事情并没有我想象的那么简单。我卷的“漏斗”总是漏米,而且粽叶也总是不听使唤,不是包得太松,就是包得太紧,怎么也包不好。我急得满头大汗,心里有些泄气。

  奶奶看到我着急的样子,走过来安慰我说:“别着急,包粽子需要耐心和技巧,多试几次就会了。”听了奶奶的话,我重新振作起来,仔细观察奶奶的动作,一步一步地跟着学。这次,我先把粽叶卷得紧一些,再小心翼翼地往里放糯米和馅料。虽然还是有些漏米,但比上次好多了。最后,我用绳子把粽子捆好,一个不太完美的粽子终于包好了。

  虽然我包的粽子样子有些丑,但那是我亲手包的第一个粽子,我感到特别自豪。奶奶把我和她包的粽子一起放进锅里煮。煮粽子的时候,我闻到了粽叶和糯米的香味,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

  粽子煮好了,我迫不及待地拿起自己包的粽子,剥开粽叶,咬了一口。哇,真香!虽然样子不好看,但吃起来特别香甜。奶奶看着我,笑着说:“自己包的粽子就是香啊!”

  这次包粽子的经历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做事情需要耐心和坚持,只要努力,就一定能成功。我学会了包粽子,也体会到了传统节日的乐趣。以后,我还会继续练习,争取包出更漂亮的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