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潜力的作文素材
更新时间:2025/8/25 20:40:00   移动版

  藏在身体里的"小宇宙"作文

  那节体育课上的800米测试,彻底改变了我对自己的认知。站在起跑线上时,我的双腿像灌了铅一样沉重——上次跑完我都吐了,这次怎么可能及格?

  "预备——跑!"随着老师一声令下,同学们像离弦的箭冲了出去。我落在最后面,喉咙里像塞了一团棉花,每一次呼吸都带着刺痛。跑到第二圈时,我听见小美在旁边喊:"放弃吧,你肯定不及格!"我的眼泪在眼眶里打转,脚步越来越慢。

  就在这时,我看见跑道边的梧桐树下,体育老师正在给几个低年级同学做示范。那位平时看着瘦弱的张老师,竟然像一阵风似的跑完了三圈,还能轻松地和我们打招呼。"老师是怎么做到的?"这个念头突然击中了我。我咬紧牙关,想起爸爸说过的话:"人的潜力就像弹簧,压得越狠,弹得越高。"

  我调整呼吸,把注意力集中在前方同学的后背上。奇怪的事情发生了——当我不再盯着自己的脚步时,身体似乎找到了自己的节奏。第三圈弯道处,我超过了一个已经减速的女生;最后一百米,我听见自己剧烈的心跳声,却奇迹般地加快了摆臂速度。

  "3分28秒!"当老师报出成绩时,我自己都不敢相信。这个比我上次快了整整一分钟的成绩,居然达到了优秀线!小美瞪大眼睛看着我:"你是怎么做到的?"我喘着气笑了,因为我明白了:原来我身体里一直藏着一个"小宇宙",只是自己从来不知道。

  现在每当我遇到困难时,就会想起那次跑步的经历。就像老师说的,每个人的潜力都需要被激发。可能是老师的一句话,可能是同伴的一个眼神,也可能是自己内心突然燃起的小火苗。重要的是,永远不要轻易说"我不行",因为我们的身体里,永远藏着等待被发现的惊喜。

  藏在心里的小弹簧

  班主任把运动会 1500 米的号码布递过来时,我吓得连连后退:“老师,我跑不了,上次 800 米我跑了最后一名。”

  “试试嘛,说不定有惊喜。” 老师把号码布塞我手里,指尖带着温温的鼓励。我捏着那块印着 “12” 的布,手心直冒汗 ——1500 米可是三圈半,光是想想腿就软了。

  接下来的几天,我每天放学后都去操场练。第一圈还能跟着跑道边的树影跑,第二圈就喘得像拉破的风箱,到第三圈,脚步重得像灌了铅,只好扶着栏杆大喘气。“我就说不行吧。” 我蹲在地上,看着天边的云慢慢飘,心里直打退堂鼓。

  “别数圈,数树。” 体育委员抱着篮球经过,指了指跑道旁的梧桐树,“这排有八棵树,跑完一棵再看下一棵。” 我试着站起来,盯着第一棵树跑过去,又盯着第二棵 —— 果然,不去想还有多少圈,脚步好像轻快了些。

  运动会那天,发令声响的瞬间,我跟着人群冲出去。跑到第二圈时,嗓子干得像要冒火,耳边全是 “咚咚” 的心跳声。忽然听见班级的加油声,我抬头看见同学们举着 “加油” 的牌子,班主任正朝我挥手。

  “还有最后一棵!” 我想起体育委员的话,盯着跑道尽头的梧桐树冲过去。风从耳边刮过,校服的衣角鼓起来,像只展翅的小麻雀。等我踉跄着冲过终点线时,同学们涌过来扶我,班长举着计时器喊:“你跑了第五名!比练习时快了整整一分钟!”

  我靠在栏杆上喘气,阳光落在汗湿的额头上,暖融融的。原来就像老师说的,我心里藏着个小弹簧,以前总怕它弹不起来,可真使劲一压,它竟能跳得这么高。

  后来再遇到 “我不行” 的事,我总会想起那天的跑道 —— 潜力这东西,就像埋在土里的种子,你得敢往下扎根,才知道它能长多高。

  种子知道方向

  校园西北角,有一堵废弃的灰墙。

  那是我们穿白校服横冲直撞的年纪里,最不起眼的背景板——灰败、斑驳,爬满干枯的藤蔓残骸,像被时光遗忘的苍白疤痕。

  直到一场连绵的春雨后,奇迹发生了。

  那面死寂的墙上,竟迸发出汹涌的绿意。不知名的藤蔓挣脱冬的桎梏,以近乎疯狂的姿态向上攀爬,每一寸都在宣示沉默而倔强的生命力。更令人震撼的是,在墙体一道深刻的裂痕中,一株幼松探出了身子。它粗粝的根系如鹰爪般紧紧咬着砖石,树身斜逸,却执拗地指向蓝天。

  没有人播种,没有人灌溉。所有师生都笃信:那里只有混凝土和砖块,没有土壤。

  那么,它究竟靠什么活?

  生物老师说,或许是风带来的微量尘埃,或许是墙体自身析出的无机盐。但我知道,那答案更深,深过所有科学的解释——是潜力。一种被预先安置在生命最内核的、不容置疑的“知道”。种子知道如何生根,嫩芽知道如何寻找光,生命知道如何从看似绝无可能的地方,为自己争取一个未来。

  我们站在墙下,仰望着这道生命的宣言,仿佛听见了无声的惊雷。

  它让我想起许多被轻蔑否定的时刻:“你不行”、“这不可能”、“这里长不出东西”。我们太容易相信表面的贫瘠,太早接受环境的判决。却忘了,真正的潜力,恰恰诞生于这种“不可能”的裂缝之中。它不需要肥沃的土壤和充足的阳光,它只需要一个缝隙,一点点微小的可能,就能引爆一场绿色的革命。

  那株墙松至今仍在生长,它或许永远长不成参天大树,但它存在的本身,就是对我们所有迟疑最有力的反驳。

  每一次经过,我都不再只看一棵树。我看见了一种沉默而伟大的信念——生命最深的潜力,不在于显赫的起点,而在于即便被抛入绝境,内心依然清楚前进的方向。

  就像种子知道光在何处,就像根须知道水在何方。我们每个人心中,也都有那样一颗种子。它或许正被现实的砖石挤压,但请相信:它知道方向。

  当内在的潜力被唤醒,没有任何一种贫瘠,能够阻挡生命的怒放。

  挖掘潜力,成就自我

  每个人都有巨大的潜力,就像一座未被开采的宝藏,蕴藏着无限的价值。然而,很多时候,我们却因为缺乏自信和勇气,而让这些潜力沉睡在心底。只有当我们勇敢地挖掘自己的潜力,才能真正实现自我价值,成就辉煌人生。

  记得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学校正在举行运动会。同学们都热情高涨,纷纷报名参加各种比赛项目。我站在一旁,心里既羡慕又有些自卑。我从小就不太擅长运动,总觉得运动会是那些体育特长生的舞台,而我只能在台下为他们加油助威。

  就在我犹豫不决的时候,我的好朋友小明走了过来,拍了拍我的肩膀,说:“嘿,怎么不报名参加比赛呢?你一定可以的!”我苦笑着摇了摇头:“我哪有那个本事啊,还是算了吧。”小明却鼓励我说:“别小看自己,每个人都有潜力,只要你愿意去尝试,就一定会有惊喜。”

  在小明的鼓励下,我终于鼓起勇气,报名参加了男子1000米长跑比赛。比赛的那天,我站在起跑线上,心里紧张极了。看着周围那些身材高大、肌肉发达的对手,我甚至有些后悔自己的决定。但是,我已经没有退路了,只能硬着头皮上。

  随着一声响,比赛开始了。我拼命地跑着,但很快就感到体力不支。我的双腿像灌了铅一样沉重,呼吸也变得急促起来。我开始落后了,周围的加油声也变得越来越小。我心想,反正我也跑不过他们,不如放弃算了。就在我想要放弃的时候,我突然想起了小明的话:“每个人都有潜力,只要你愿意去尝试,就一定会有惊喜。”

  我深吸了一口气,告诉自己不能放弃。我开始调整呼吸,努力保持速度。慢慢地,我发现自己还能坚持下去。我咬紧牙关,一步一个脚印地向前跑。最终,我完成了比赛,虽然没有取得名次,但我却战胜了自己,挖掘出了自己潜在的毅力和勇气。

  从那以后,我开始相信,每个人都有巨大的潜力,只要我们愿意去挖掘,就一定能够创造出属于自己的奇迹。在学习上,我不再满足于现状,而是努力挑战自己,尝试解决更难的问题;在生活中,我不再害怕困难,而是勇敢地面对,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挖掘潜力,不仅需要勇气,还需要坚持和努力。只有当我们不断地挑战自己,突破自己的极限,才能真正挖掘出自己的潜力。就像那些伟大的科学家和艺术家,他们之所以能够取得辉煌的成就,正是因为他们在自己的领域里不断挖掘潜力,不断创新和突破。

  让我们相信自己的潜力,勇敢地挖掘它,用汗水和努力去浇灌它。相信在不远的将来,我们一定能够收获成功的果实,成就属于自己的辉煌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