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光下的白糖粥作文600字
更新时间:2025/8/31 16:13:00   移动版

  我童年的每一个夜晚,都结束在一碗莹白滚烫的白糖粥里。

  那是爷爷的规矩。无论春夏秋冬,睡前必得吃上这一碗。米粒被熬得化了形,粥面凝着一层细腻的米油,正中间,堆着一小撮晶莹的白糖,像一座小小的雪山。我常常等不及拌匀,就挖最甜的那一口心子吃,让那股粗粝的甜味从舌尖一路烫到胃里,再氤氲成额头上细密的汗珠。然后,我便能在那份扎实的暖意里沉沉睡去,一夜无梦。

  爷爷总是坐在桌对面,笑呵呵地看着我吃。昏黄的灯光把他脸上的皱纹熨得柔和。

  “多吃点,白糖安神,吃了睡得香。”这是他每晚必说的话。

  我曾嘟囔着抗议,说同学睡前都能喝牛奶、吃饼干,只有我,年年月月是这碗单调的白糖粥。爷爷却从不妥协,仿佛这是雷打不动的律法。

  这个传统,一直持续到我离家去市里读高中。离开了那个灶台,我才发现,世界的甜,有那么多种。我可以喝甜腻的奶茶,吃酥脆的蛋卷,白糖粥成了记忆中一个土气的符号。

  高二那年寒假,我深夜才拖着行李箱到家。推开院门,竟见爷爷房里的灯还亮着。我走过去,看见他正就着一盏小灯,佝偻着背,颤巍巍地用一个小石臼捣着什么。

  “爷爷,您干嘛呢?”

  他吓了一跳,下意识想藏,却又释然,把石臼推给我看。里面是些晶莹的碎末,散发着熟悉的甜香。

  是白糖。但他为什么不直接用袋装的白糖?

  母亲把我拉到一旁,声音很低:“你爷那老规矩,该告诉你真相了。”

  “你小时候身体弱,夜里总惊厥,吓坏人了。看了好多医生,后来有个老中医说,可能是心火旺,得用最平淡的米粥安神,再加一点糖,骗你爱吃。但糖不能多,多了更生火气,所以他就把冰糖块捣成最细的粉,撒在粥面上,让你觉得特别甜……”

  我愣在原地,耳边嗡嗡作响。

  “……那袋装的白砂糖,他嫌颗粒太粗,甜味散得太快,怕你尝到下面没味的粥就不吃了。所以这十几年,他每晚都坚持用石臼,把冰糖一点点捣成粉,说这样甜得长远,能哄你吃完一整碗。”

  我走回爷爷的房间,他有些窘迫,像个被戳穿把戏的孩子,喃喃道:“……捣的粉,甜味儿更绵和。”

  我看着那盏灯下飞扬的、糖的粉尘,它们像一片温柔的星光,落满了他花白的头发和肩头。十几年,几千个夜晚,他就坐在那里,一杵一杵,为我捣着那些细腻的、不会伤身的甜。

  我端起那碗他刚熬好的粥,白糖粉像月光一样洒在粥面上。我挖起一大勺,送进嘴里。

  那甜味,和我童年记忆里的分毫不差。我曾以为那是糖的甜,如今才尝出,那是爱的精度,是爷爷用最笨拙又最执着的方式,为我计算好的、恰到好处的温柔。

  那是一个持续了十几年的、关于白糖的“谎言”。它背后藏着的,是世间最甜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