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色四合时,我总爱站在校门口远远眺望家的方向。当远处居民楼的灯光一盏盏亮起,我总能一眼认出我家阳台上那盏橘黄色的小灯——它像一颗温暖的星星,悬在渐暗的天幕下,闪烁着独特的光芒。这盏灯,是我每天放学回家时最期待的风景,也是我心底最柔软的快乐源泉。
记得小时候,我总是第一个发现那盏灯的人。放学铃声刚响,我就背着书包往家跑,远远地就能望见阳台上那抹橘黄。跑到楼下时,那灯光仿佛在向我招手,让我加快脚步。推开家门,母亲笑着从厨房探出头:"回来啦?"餐桌上热腾腾的饭菜,客厅里明亮的灯光,构成了我记忆中最温暖的画面。
上初中住校后,每个周末回家的傍晚,我都会不自觉地望向那扇窗户。当橘黄色的灯光穿透暮色,我的脚步就会变得轻快起来。有一次下大雨,我拖着淋湿的身子走到小区门口,远远就看见那盏灯依然亮着,像黑夜中的一座灯塔。我冒着雨跑回家,推开门的瞬间,看见母亲正拿着干毛巾站在门口,父亲则帮我把湿漉漉的书包接过去。那一刻,橘黄色的灯光映照着我们一家人的笑脸,温暖了整个雨夜。
高二那年冬天,我因为参加竞赛集训,连续两周没回家。某个加班到深夜的晚上,我拖着疲惫的身体走出教学楼。冬夜的风像刀子一样刮在脸上,我裹紧大衣,忽然在远处一栋居民楼的窗口,看见了那熟悉的橘黄色灯光。我的心突然揪了一下,加快脚步往家跑去。推开门时,母亲惊讶地说:"这么晚回来,我还担心你没看见灯亮着......"我这才知道,原来父亲每天黄昏都会准时打开那盏灯,无论我回不回家。
现在每次离家,我都会不自觉地回头望一眼那扇亮着灯的窗户。那橘黄色的光芒,承载着太多美好的回忆:母亲在厨房忙碌的身影,父亲看报纸时镜片反射的光,还有我们一家人围坐在灯光下的欢声笑语。这盏灯不仅照亮了我回家的路,更照亮了我的整个童年和青春。
门前那盏橘黄色的灯光,是我心中永恒的快乐。它不耀眼,却足够温暖;不炽热,却永远明亮。在这份温暖的光晕里,我找到了家的意义,也找到了最纯粹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