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曲心直作文800字
更新时间:2025/9/20 18:52:00   移动版

  外婆家在大山深处,通往镇上的路有两条:一条是新修的盘山公路,宽阔平坦,汽车半小时就能抵达;另一条是古老的石阶路,蜿蜒如蛇,要步行两个时辰。

  每次回乡,我都选择公路。直到那年暑假,外婆站在岔路口拉住我:“今天走老路吧,路曲心直。”

  初上石阶,我便后悔了。石缝间野草蔓生,苔藓湿滑,远不如公路好走。外婆却步履从容,时而停下指给我看:岩壁上的野百合是治咳嗽的良药,拐弯处的老槐树救过饥荒年的路人,某块石碑记录着清代乡贤捐路的事迹。

  “你看,”外婆抚摸着石碑上模糊的字迹,“路是弯的,但修路人的心是直的。他们明明可以修条直路,却宁愿多费工绕开这片祖坟,那是敬;特意从泉眼边经过,那是仁;每三里设个歇脚亭,那是义。”

  走到半山腰,忽见一座小土地庙。外婆从布袋里掏出新麦饼供上:“不是迷信,是记得。记得这山这水养人,记得前人栽树的恩。”她弯腰拜了拜,身影与苍山融为一体。

  登顶那一刻,我忽然怔住——从这里俯瞰,公路像一根僵直的绳子,而老路却依着山势蜿蜒,仿佛大山的掌纹。每一处弯曲都恰到好处地避开了险峻,每一段陡峭都通向更美的风景。原来最曲折的路,才是最顺应自然的坦途。

  终于明白外婆说的“路曲心直”:路的弯曲不是妥协,而是对山川的敬畏、对历史的尊重、对行人的体贴。就像外婆这一生,经历战乱迁徙、丧夫之痛,走过的路何等曲折,但她的心始终如笔直的松柏,向着光生长。

  下山时我挽紧外婆的手,脚步踏在先人铺就的石板上。这条路走了几百年,还会继续走下去。因为路的尽头不是小镇,而是一个民族绵延不绝的温情与风骨。

  世间路有千万条,最通达的未必是最直的。当我们的心足够正直,反而敢走曲折的路——那曲径通幽处,自有天地澄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