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穷的可能,无穷的美作文800字
更新时间:2025/9/24 21:21:00   移动版

  我曾坚信,美是确定的,是完成态的。譬如一枚完美的贝壳,一座竣工的亭台,或是一首平仄工稳的绝句。它们的美,在于其边界清晰,形态完满,不容一丝增减。我将这种观念带入写作,苦苦追寻那个唯一的、标准的、“正确”的答案,仿佛美是一座有固定坐标的孤峰。

  直到那个黄昏,我立于河西走廊的戈壁滩上,面对一片断壁残垣。向导说,那是汉长城的遗迹。没有想象中的巍峨绵延,只有被风沙啃噬了千年的土坯,像一位匍匐在地、筋疲力尽的老人裸露的脊梁。荒凉,破败,了无生气——这便是我最初的全部观感,它与我所理解的“美”相去甚远。

  我走近它,手掌贴上那粗糙的墙体。夕阳正毫无保留地倾泻下来,将土坯染成一种悲壮的赭红色。风,这戈壁唯一永恒的主人,正穿过墙体上巨大的豁口,发出呜呜的声响,那声音不像哀鸣,更像一种低沉而执拗的诉说。

  就在那一刻,某种东西在我心中豁然开裂。我忽然“看见”了:这残破的豁口,曾是无数甲士凝望故乡的窗口;这被岁月磨圆的棱角,曾浸透过冷月与热血的轮番冲刷。它没有告诉我任何具体的故事,它只是沉默地矗立,却因此囊括了所有可能的故事——将军的号令、士卒的思乡、商旅的驼铃、诗人的吟唱。它的美,恰恰在于它的“未完成”,在于它的沉默所激起的无穷想象。

  我顿悟了。美,何须是凝固的标本?这长城的废墟,因其残缺,反而挣脱了具体时空的束缚,向无数个“可能”敞开了怀抱。它的美,是一种“无穷”的美。

  从此,我学会了在缺憾中看见圆满,在止境处望见开端。一截枯木的纹理,是它对抗风雨的无数种姿态的叠加;一页作文纸上未尽的留白,是思绪奔向无限疆域的原野。美,不再是那座需要攀登的孤峰,而是峰回路转后,眼前骤然展开的、万千气象融为一体的大地。

  无穷的可能,方才铸就了无穷的美。拥抱了不确定性,我们便拥抱了美的真正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