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台上的绿萝
三楼的张奶奶又在阳台上侍弄她的绿萝了。那些垂下来的藤蔓越过护栏,像道绿色的帘子,刚好能遮住我家阳台的一半。妈妈总说这是天然的窗帘,夏天能挡挡太阳,可我知道,这绿萝藏着比遮阳更暖的故事。
去年冬天的一个傍晚,爸爸出差,妈妈突然发烧到 39 度。我站在客厅里手足无措,看着妈妈烧得通红的脸,眼泪在眼眶里打转。敲门声响起时,我还以为是爸爸提前回来了,打开门却看见张奶奶端着个保温杯站在门口。“听你家没动静,猜着是有事儿。” 她把保温杯往我手里一塞,“刚熬的姜汤,让你妈趁热喝。” 说完就进了卧室,摸了摸妈妈的额头,又转身回家拿来退烧药,动作麻利得像在照顾自己的女儿。
那晚张奶奶在我家守到半夜。她坐在床边给妈妈换额头上的凉毛巾,嘴里念叨着:“你妈这是累着了,平时总看见她早出晚归的。” 我给她倒热水时,发现她的手背上贴着块创可贴,一问才知道,她刚才着急送药,在下楼梯时崴了脚。“这点小伤不算啥。” 她摆摆手笑了,眼角的皱纹里盛着暖光。
从那以后,我家和张奶奶的往来渐渐多了起来。妈妈做了新出锅的馒头,总会让我送几个上去;张奶奶腌的咸菜好了,也会用玻璃罐分我们一罐。有次我在阳台写作业,看见张奶奶的绿萝叶子黄了几片,就学着妈妈的样子,给那些藤蔓浇了点淘米水。没过几天,黄叶子居然变绿了,张奶奶特意来道谢,还教我怎么给绿萝修剪枝叶。
今年春天,张奶奶的儿子要接她去城里住。搬家那天,她特意把那盆绿萝分成了两半,一半留给自己,一半送给了我们。“这绿萝好养活,就像咱们邻居,不用天天惦记,心里却总想着对方。” 她抱着花盆站在楼道里,阳光透过窗户照在她的白发上,像撒了层金粉。
现在我家的阳台上,绿萝长得越发茂盛。那些藤蔓又开始往三楼蔓延,仿佛在延续着什么。每次给绿萝浇水,我都会想起张奶奶崴了的脚、妈妈递过去的馒头,还有那个冬夜里,姜汤在保温杯里漾开的暖意。原来邻里之间的情谊,就像这绿萝的藤蔓,不需要刻意维系,却能在岁月里慢慢缠绕,长成一片浓密的绿。
门外的姜茶
冬夜的风像小刀子似的往领口里钻。我缩着脖子跑上三楼,发现对门的张奶奶正蹲在楼道里,往我家门缝底下塞什么东西。她见我回来,慌慌张张地站起来,棉拖鞋在水泥地上蹭出"嚓"的一声响。
"丫头回来啦?"她搓着冻红的手,耳边的白发被楼道窗户漏进来的风吹得乱飘,"听说你感冒了,我熬了点姜茶......"她脚边那个印着牡丹花的保温杯,正冒着丝丝缕缕的热气,把整个楼道的寒意都驱散了几分。
我这才想起,昨天放学咳嗽时遇见过张奶奶。当时她正在垃圾站旁喂流浪猫,听见我咳嗽,眉头立刻皱成了疙瘩。没想到她竟记在了心里。保温杯摸上去烫烫的,打开盖子,浓郁的姜味混着红枣香扑面而来,杯底沉着几片黄澄澄的姜片,像一弯弯小月亮。
其实我们两家并不算熟络。去年张爷爷去世后,张奶奶变得更安静了。平日里最多就是在收水电费时打个照面,偶尔她会在楼梯口提醒我"明天要下雨"。此刻看着她毛衣袖口磨出的毛球,我突然鼻子发酸——这杯姜茶,怕是用掉了她厨房里最后几块老姜。
第二天早上,我特意早起煮了酒酿圆子。敲开她家的门时,她正在阳台上给张爷爷的兰花浇水。看见我手里的碗,她惊讶得差点打翻喷壶。我们坐在她家褪色的红木沙发上,阳光透过印有喜鹊登梅图案的窗帘,在茶几上投下斑驳的光影。她小口啜着圆子汤,突然说:"老头子走后,这是第一次有人陪我吃早饭。"
现在每次路过垃圾站,我都会和张奶奶一起喂那只橘猫。她总把鱼骨头挑得很干净,说猫吃了不消化。上个月楼道换新灯,我们两家的电费单不知怎么粘在了一起,像两片依偎的树叶。原来邻里间的温暖,就像那杯姜茶,不需要太多言语,只要恰到好处的温度就够了。
隔壁的温暖
我家隔壁住着一位姓李的老奶奶,我们都叫她李奶奶。她今年七十多岁了,子女都在外地工作,平时就一个人住在那套老旧的单元房里。每天放学回家,我总能看见李奶奶坐在楼下的长椅上晒太阳,孤单的背影总让我心里泛起一丝酸楚。
去年冬天的一个早晨,我放学回家时发现李奶奶正站在楼道里发愁。她告诉我,家里的暖气坏了,这几天天气特别冷,她年纪大了也不知道该怎么办。我赶紧跑回家告诉了妈妈。妈妈二话不说,提着工具箱就跟着我去了李奶奶家。
爸爸是单位的电工,妈妈也懂一些简单的电路知识。他们俩蹲在暖气片前检查了好久,发现是管道接口处漏水了。爸爸立刻打电话联系了物业,可物业说维修工要明天才能过来。看着李奶奶冻得发抖的样子,妈妈决定先想办法给李奶奶家里升温。
"这样吧,"妈妈突然灵光一闪,"我们把客厅的空调搬到李奶奶房间去。"我和爸爸立刻行动起来。空调很重,爸爸负责拆装,我和妈妈一起抬。汗水顺着我们的额头往下淌,但想到李奶奶能在温暖的房间里过夜,我们都觉得很值得。
忙活到晚上,空调终于在李奶奶的房间里运转起来了。李奶奶拉着妈妈的手,眼圈红红的:"你们真是比亲人还亲啊!"妈妈笑着说:"您就把我们当亲人,以后有什么事尽管说。"
从那以后,我们和隔壁的关系更亲密了。妈妈经常帮李奶奶买菜,爸爸定期去检查她家的电器,我则负责陪李奶奶聊天。原来,温暖就是这样传递的。现在每次看见李奶奶脸上绽放的笑容,我都觉得特别开心。这件事让我明白,邻里之间互相帮助,生活就会充满阳光。
相邻琐事
夏天还是一如既往的热,邻居间的寒喧也是一如既往的温暖。——题记
电风扇“呼呼”地吹着,却吹不走生活的味道。
清晨,楼下租车库的女主人就开始清洗衣服。白色的,带泡沫的水流一触到水泥地,便欢欣的向四面八方流去,像极了一幅抽象油画。这时候,女主人身旁的小黄狗就会伸出粉色的舌头,好奇地向那股水流发起攻击,但通常刚舔了一下,就会“嗷嗷”的发出惨叫,进屋去漱口了。之后女主看到小黄狗这副样子,通常会扎撒着一双滴水的手,怜爱地摸摸小狗的头。女主人洗完衣服,陪小黄狗玩会儿皮球,到八九点的样子,男主人便会买菜回来,一看到他,小黄狗就丢下女主人,向男主人跑去,讨好地摇着尾巴,男主人就边帮它挠痒,一边把手中的菜递给女主人。女主人就笑着看着这副其乐融融的场面。
九点的时候,通常会从楼上下来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奶奶,她颤巍巍地向夫妻俩打个招呼,向小黄狗笑笑,便拄着拐杖出去散步了。
然后,小区里的人便多了起来,奶奶们会带着自己的孙子孙女,到楼下去聊天。这时候,小区里就又多了一种声音——小孩子们追逐的嬉闹声——“等等我!”“跑慢点!”听到的人都会会心一笑,感觉自己也被他们感化了,变年轻了,变回天真烂漫的童年。
偶尔会吹起一阵风,那些正在聊天的老太太们会互相抱怨:“哎呀!今天的风可大了许多啊!我要回去给孙女添件衣服啦!”也许有稚嫩的童音传来:“奶奶,我不想添衣服啦!这样正好!”旁边的老奶奶也起哄:“你看你孙女都这样说了,还是不要给她添衣服了,啊?”说完一群老奶奶一阵笑。
这样的琐事清晨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