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种的大蒜发芽了
厨房的竹篮里躺着串紫皮大蒜,像堆圆滚滚的小灯笼。科学老师说要观察植物生长,我挑了颗最饱满的,外皮皱巴巴的,像奶奶脸上的皱纹,剥开时露出白玉似的蒜瓣,紧紧抱成一团。
找来个浅瓷盘,倒半盘清水,把蒜瓣挨个摆进去,底部朝下,尖脑袋朝上。第二天早上,蒜瓣底部冒出几根白须,像老爷爷的胡须泡在水里,软乎乎的。我举着盘子问妈妈:“它们会变成小章鱼吗?” 妈妈笑得围裙都在抖:“等几天给你看魔术。”
第五天放学,发现有个蒜瓣顶破了紫色外衣,钻出点嫩黄的芽,像刚出生的小鸟啄破蛋壳。我赶紧换了新水,用棉签擦掉盘底的黏液。接下来的日子,芽儿长得飞快,每天都能蹿高半厘米,颜色也从嫩黄变成翠绿,茎秆笔挺挺的,像排站军姿的小士兵。
有次忘了换水,蒜瓣有点发蔫,芽尖垂下来像打了败仗。我急得眼泪在眼眶里打转,赶紧倒了温水,把盘子搬到窗台晒太阳。阳光洒在绿叶上,叶片上的小绒毛亮晶晶的,到了傍晚,它们居然又挺直了腰板,像在跟我敬礼。
现在那盘大蒜已经长到十五厘米高,翠绿的叶片在风里轻轻摇晃。科学作业本上画满了它们的成长记录:第一天画个圆圈,第五天添上黄芽,第十天画满绿叶。老师在旁边批了个笑脸:“你不仅种出了大蒜,还种出了耐心。” 我看着那些生机勃勃的绿,突然明白,原来等待也是件美好的事,就像看着时间在清水里,悄悄长出新的希望。
阳台上的绿手指
周二的自然课上,老师发给我们每人三瓣大蒜。它们裹着紫色外衣,摸起来凉丝丝的,像迷你版的月亮船。我学着老师的示范,把蒜瓣尖头朝上插进酸奶盒改装的"花盆"里,覆上土时还能闻到淡淡的辛辣味。
最初几天,我恨不得每节课间都跑去阳台查看。第五天清晨,终于有一株嫩芽顶开土粒探出头来,淡黄的芽尖上还粘着颗小土坷垃。它弯曲的姿势像在打哈欠,我几乎能听见它伸展筋骨的声音。另外两株蒜苗是周末冒出来的,周一我到校时,它们已经蹿得老高,仿佛在抱怨我错过了它们的"出生典礼"。
最有趣的是给蒜苗"量身高"。我用彩色回形针做标尺,每天记录它们的长势。长得最快的那株叫"闪电",它总在雨天疯长;最矮的叫"小胖",叶子肥嘟嘟的像婴儿的手指;还有株爱打卷的,我管它叫"弹簧"。阳光好的时候,它们的影子投在窗台上,像三个跳舞的小人儿。
一个月后,蒜苗长得比铅笔还高。老师教我们剪下叶片做蒜苗炒蛋,剪刀碰到茎秆时,清冽的汁液气味瞬间弥漫整个教室。尝着自己种的蒜苗,舌尖先是一阵微辣,接着泛起奇异的甜——这大概就是大地送给小园丁的勋章吧。现在那个空酸奶盒还放在我家窗台,里面又冒出了新芽,这次我要试试种洋葱。
种大蒜
今天,老师给我们布置了一项有趣的任务——种大蒜。我高兴极了,一放学就拉着妈妈去菜市场买大蒜。
回到家,我迫不及待地拿出一个大蒜头。它穿着一层又一层雪白的"衣服",像个小胖子。我小心翼翼地剥开外皮,露出十几个蒜瓣,它们紧紧地抱在一起,像团结的兄弟姐妹。我挑了一个饱满的蒜瓣,它摸起来硬硬的,顶端还带着一点嫩绿的小芽。
我找来一个透明的塑料杯,装满清水,把蒜瓣尖尖的一头朝上,轻轻放进水里。蒜瓣像个小娃娃一样浮在水面上,白白胖胖的真可爱。妈妈告诉我:"大蒜喜欢温暖的地方,你要把它放在阳光充足的地方哦。"于是,我把杯子放在阳台的窗台上。
第二天一大早,我就跑去看我的大蒜。呀!蒜瓣底部长出了许多白色的小绒毛,像胡须一样在水里轻轻摆动。妈妈说这是大蒜的根,它们正在努力吸收水分呢。更让我惊喜的是,蒜瓣顶端的绿色小芽长高了一点点,像害羞的小姑娘探出了头。
第三天,蒜苗已经长到两厘米高了,颜色也由嫩绿变成了翠绿。我发现水少了很多,赶紧给它换了干净的水。蒜苗的叶子细细长长的,像一把把绿色的宝剑,在阳光下闪闪发亮。
看着自己亲手种的大蒜一天天长大,我的心里美滋滋的。原来生命是这样的神奇,只要给它一点水和阳光,就能茁壮成长。我一定要好好照顾我的大蒜宝宝,看着它越长越高!
种大蒜
我家楼上的后露台有一块空地,上面长满了野草,妈妈说:“我们在上面种一些大蒜吧!”我和爸爸异口同声地说:“好的!好的!”
于是,我们就分头行动了。爸爸去街上买了五个大蒜球,我和妈妈拿着锄头去拔草、松土了。野草真多啊!草茎硬硬的,我一拉,草根没拔出来,自己却摔了个四脚朝天,我和妈妈都哈哈大笑,这时我想起了唐朝诗人白居易的一句诗:“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妈妈一边松土一边告诉我:“草的生命生命力是很强的,不管在什么地方都能顽强地生长。”
妈妈松好了土,和我一块儿剥大蒜球,一瓣一瓣地剥开,又小心翼翼地把每一瓣上面的皮剥开,剥着剥着,这时候我惊奇地发现里面有一点儿浅绿色的小芽,真是奇妙!我们开始种了,一颗颗大蒜整整齐齐地排着队,好像是解放军叔叔站岗一样……
种好了,妈妈还浇了一盆水。过了几天,我发现大蒜长出了绿色的小苗苗了,格外可爱!
种大蒜真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