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班级作文600字四篇
更新时间:2025/8/2 12:14:00   移动版

  我们的班级

  三楼走廊尽头的教室里,总飘着淡淡的粉笔灰味和隐约的笑声 —— 那是我们的三班,像个挤着 38 颗星星的玻璃罐,每个角落都闪着自己的光。

  数学课上的 “抢答题” 永远最热闹。张老师刚在黑板上画完线段图,小雨的手就举得比铅笔还直,她的马尾辫随着摇头晃脑的讲解甩来甩去;而同桌的小胖总在最后一刻蹦出答案,惊得前排同学回头看时,他早缩着脖子笑成了一团。记得上次期末复习,教室里的台灯亮到很晚,草稿纸堆成了小山,却没人喊累,因为谁的笔没水了,总会有三支笔同时递过来。

  运动会的接力赛是最动人的画面。跑道边的加油声能掀翻屋顶,轮到我接棒时,手心的汗把接力棒浸得湿滑。前一棒的男生特意放慢脚步等我,轻声说:“别怕,我们跟着你跑。” 当我攥着棒冲过终点线,全班同学涌过来抱住我,校服上沾着草屑和泥土,却比任何奖牌都珍贵。

  教室后墙的 “成长树” 藏着我们的秘密。每个叶片形的卡片上,都写着大家的小心愿:有人想当宇航员,有人希望奶奶的病快点好,还有人画了只歪歪扭扭的猫,旁边写着 “希望流浪猫冬天有地方住”。班主任李老师总说,这棵树比任何装饰都好看,因为它长着 38 颗会发芽的心。

  上个月的班级合唱比赛,我们唱跑了两个音符,却得了 “最具活力奖”。颁奖时,全班同学手拉手鞠躬,台下的掌声里,我突然看懂了小雨校服上的墨迹 —— 那是上次我借她钢笔时蹭上的,她一直没洗掉。原来我们的班级就像这件带着墨迹的校服,不完美,却满是互相包容的温柔。

  现在每次路过三楼走廊,我都会先闻闻那熟悉的粉笔灰味。这就是我们的班级,有吵吵闹闹的早晨,有并肩奋斗的黄昏,还有藏在草稿纸和接力棒里的约定 —— 不管将来散落到哪里,我们永远记得,曾一起在这间教室里,把青春过成了最温暖的模样。

  我们这一班

  教室门上的"初三(2)班"班牌被阳光晒褪了色,却掩不住门内翻腾的生气。每天清晨,这扇铁门就像哆啦A梦的任意门,把我们四十三个截然不同的灵魂,装进同一间沸腾的教室。

  "大喇叭"张明的嗓门永远是早读课的背景音。他朗读《岳阳楼记》时,窗外的麻雀都会吓得扑棱飞走。而他的同桌李婷正用橡皮小心擦拭错字,橡皮屑在晨光中飞舞,像一场微型雪崩。后排的"睡神"王浩又趴在桌上打盹,课本竖成屏风,上面画满了抵抗睡意的涂鸦——有次被班主任发现,那些涂鸦竟被评了"最佳创意奖"。

  最热闹的是课间十分钟。女生们围成圈讨论明星八卦,不时爆发的笑声能把日光灯震得摇晃;男生们用课本卷成"宝剑",在走廊上演武侠大片。而我们的班主任"老陈"总会在这时幽灵般出现,没收"凶器"后,又变魔术似的从公文包掏出巧克力:"补充能量,下节课别趴着。"

  运动会上,我们班是出了名的"怪才集中营"。拔河比赛时,"小不点"刘芳竟然当起了啦啦队长,她绑着红头巾吹哨子的模样,活像只愤怒的蜂鸟。当绳子中间的红布条终于晃向我们这边,全班冲上去拥抱的力度,差点把冠军奖状挤成抽象画。

  毕业前大扫除,我在讲台缝里发现了许多"文物":写满密语的纸条、断成两截的发卡、数学课上传的漫画稿……这些碎片拼起来,就是我们热气腾腾的青春。现在每次路过空荡荡的教室,仿佛还能听见张明背课文的声音在走廊回荡,而门上的班牌,永远为我们留着位置。

  我们的班级作文600字

  我们的班级是一棵正在长大的树,根扎在教学楼三楼东侧的教室里,枝叶却伸向了很远的地方。

  清晨七点二十,第一片叶子醒来。班长林子渝总是第一个到,她把书包往椅背一甩,就去开前后窗。风从操场刮进来,掀动每张桌面的书页,像树梢在晨雾里打颤。值日生推着蓝色拖把来回走,地板被拖得发亮,能映出天花板那排老旧的日光灯。灯光有时一闪一闪,我们却说那是树在眨眼睛。

  第一节课的铃声像鸟叫,语文老师踩着“鸟鸣”进来。她不爱站在讲台后面,总爱在我们中间走来走去,讲到激动处,会用手里的粉笔轻敲某位同学的课桌,仿佛敲一下就能敲出灵感的嫩芽。数学课则是另一种节奏,老师在黑板上写公式,粉笔末像花粉四处飞扬,我们埋着头,笔尖在纸上沙沙地跑,像一群忙碌的小蜜蜂。

  下课铃一响,这棵树立刻喧闹起来。男生冲向走廊踢毽子,彩色的羽毛在空中划出一道道抛物线;女生围成一圈跳皮筋,“马兰开花二十一”的声音比阳光还清脆。偶尔有纸飞机从窗口飞出去,在操场上空打个旋,又乖乖落回地面。那是我们的“树叶信”,写着“中午谁去打饭”“下午体测加油”之类的话。

  最热闹的要数周三下午的社团课。教室里瞬间变成几个小世界:靠窗那排是“小书虫”,他们抱着《三体》《哈利·波特》,仿佛坐在云端;中间两桌是“手工坊”,剪刀咔嚓咔嚓,彩纸碎屑像花瓣一样落在地上;后门的角落则是“植物角”,绿萝、薄荷、多肉排成队,叶尖还挂着同学们用喷壶留下的水珠。阳光从玻璃斜射进来,把这些小世界镀上一层金边。

  当然,树也会遇到风雨。上学期运动会,接力棒掉在地上的那一刻,全班都愣了。跑最后一棒的小北冲过去捡起棒子,拼命追赶,却只拿到第四名。回教室的路上,大家低着头,气氛像被暴雨打湿的叶子。班主任没批评,只让我们围成一圈,每人说一句今天最感谢的人。轮到小北时,他红着眼眶说:“谢谢大家等我。”那一刻,风停了,树梢重新挺了起来。

  现在,我们已经是六年级的大叶子了。再过几个月,这棵树就要分杈,我们会随风飘向不同的方向。但不管飞到哪里,三楼东侧那间教室、那扇总被风吹得吱呀响的窗、那排会眨眼睛的日光灯,都会像年轮一样留在我们的年轮里。

  我们的班级,是一棵会走路的树。根,永远扎在一起;叶,永远向着光。

  我们的班级

  走进我们五年级三班的教室,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后墙上那幅五彩斑斓的"梦想树"壁画——每片叶子都写着同学们的理想,有的想当科学家,有的想成为医生,还有的想做宇航员。这就是我们独一无二的班级,一个充满温暖与活力的大家庭。

  我们的班主任李老师就像一棵大树,为我们遮风挡雨。记得上学期期中考试前,她发着高烧还坚持给我们复习。那沙哑的嗓音、额头上细密的汗珠,至今让我记忆犹新。在她的带领下,我们班形成了互帮互助的好风气:数学课代表小王总会在课间给落后的同学讲题;同桌小美会悄悄在我的语文书里夹鼓励纸条;就连最调皮的小张,也会主动帮值日生倒垃圾。

  我们班就像一个热闹的蜂巢,每个人都在贡献自己的力量。运动会上,短跑健将小陈像离弦的箭冲向终点,拉拉队的加油声震耳欲聋;文艺汇演时,我们自编自导的课本剧《草船借箭》获得了全校第一名;大扫除时,大家分工明确,擦玻璃的、扫地的、摆桌椅的,教室很快变得窗明几净。

  最让我感动的是上个月的"爱心义卖"活动。我们把亲手制作的手工艺品、闲置的图书摆放在操场上,短短两小时就筹到了八百多元善款。当得知这些钱将捐给山区小学时,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这些点点滴滴,让我们的班级像一块磁铁,把四十三颗心紧紧凝聚在一起。

  这就是我们的班级,一个充满欢笑与泪水、拼搏与收获的地方。在这里,我们不仅学习知识,更学会了关爱与担当。我相信,无论未来我们飞向何方,这段共同成长的岁月,都会成为记忆中最珍贵的宝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