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风俗
我的家乡在江南水乡的一个小镇,这里有着独特而温暖的春节风俗。每到腊月,家家户户就开始为过年忙碌起来,这些代代相传的习俗,让年味儿越来越浓。
腊月二十三是"小年",也是家乡人祭灶的日子。奶奶一大早就忙着蒸糖瓜,那金黄圆润的糖瓜散发着诱人的甜香。傍晚时分,奶奶会在灶台上摆好糖瓜和水果,点上三炷香,恭恭敬敬地祭拜灶王爷。"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奶奶轻声念叨着,希望灶王爷吃了甜甜的糖瓜,到天上多说好话。
除夕这天,贴春联、挂年画是必不可少的。爸爸站在凳子上贴春联时,我就在一旁帮忙扶着凳子。红彤彤的春联映着洁白的墙壁,院子里挂着的红灯笼随风轻轻摇晃。最热闹的是吃年夜饭,奶奶总会准备一条完整的鲤鱼,寓意"年年有余"。这条鱼从来不会吃完,要留到年初,象征着好运延续。
大年初一,家乡有"开门炮"的习俗。天还没亮,此起彼伏的鞭炮声就把新年叫醒了。穿上新衣的孩子们挨家挨户拜年,说着"恭喜发财"的吉祥话,总能收获一把把甜甜的糖果。妈妈告诉我,初一不能扫地倒垃圾,要把好运都留在家里。
正月十五闹元宵,家乡的灯会最是热闹。河面上漂着各式各样的花灯,有可爱的兔子灯,有威武的龙灯,还有精致的荷花灯。猜灯谜的人们围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着谜底。奶奶会给我买一盏兔子灯,暖黄的灯光映着她慈祥的笑脸。
这些代代相传的风俗,就像一条温暖的纽带,把我们和祖先、和故乡紧紧联系在一起。它们不仅仅是形式,更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让每一个传统节日都充满了特殊的意义。
腊月里的豆腐香
腊月二十五,我们村照例要"赶豆腐"。天还没亮,石磨的"吱呀"声就挤进了我的梦。
磨坊里雾气蒸腾,黄豆在石磨的牙齿间碎成雪浆。王叔弓着腰推磨,棉袄后背渗出汗渍,像幅渐渐晕开的水墨画。磨好的豆汁倒进大锅,灶膛里松枝"噼啪"响着,火舌把铁锅底舔得发白。点卤是最神秘的仪式,李爷的铜勺在锅里画圈,豆花便像云朵般凝结起来,孩子们扒着灶台直咽口水。
压豆腐的木板"咯吱"作响,水流从纱布缝里渗出,在泥地上冲出细小的沟壑。我们趁机把手指伸进接水的陶罐,偷喝带着豆腥的浆水,大人们看见了也只笑骂一句:"小馋猫!"
傍晚,家家户户的竹筛上都晾着白生生的豆腐块。奶奶把第一块豆腐供在灶王爷像前,热气模糊了神像的笑脸。我嚼着刚出锅的豆腐边角料,忽然明白:所谓乡俗,就是把对天地的敬畏,和柴米油盐的日子,一起磨成了最绵长的滋味。
粽叶里的端午
奶奶把箬叶泡在井水里,碧青的叶子吸足了水分,变得软乎乎的。竹筐里的糯米滚着白胖的身子,赤豆和蜜枣挤在一起,空气里飘着淡淡的苇叶香 —— 这是端午清晨最熟悉的味道。
我蹲在灶台边看奶奶包粽子。她左手捏着两三片箬叶,卷成漏斗状,右手往里面填糯米,指尖沾着的米粒像撒落的星星。“要压实些,不然煮的时候会散。” 她的银镯子在粽叶上轻轻磕,发出细碎的响。我学着她的样子卷叶子,可箬叶总不听使唤,要么漏出个小窟窿,要么捏成歪歪扭扭的三角形,逗得爷爷在一旁笑:“咱们家的粽子,要的就是这份‘不拘一格’。”
门框上早已挂好了艾草和菖蒲。爷爷说这是 “门神”,能挡住不干净的东西。青绿的草叶上还挂着露水,阳光照在上面,亮得像抹了层油。我踮脚闻了闻,艾草的味道有点冲,混着厨房里飘来的粽香,倒成了特别的端午气息。
正午的锅里咕嘟咕嘟唱着歌,粽子在沸水里面翻滚。奶奶把煮好的粽子捞出来,用凉水浸过,剥开箬叶时,糯米黏在叶子上,像给翠绿的小船镶了层白玉。咬一口,蜜枣的甜混着糯米的香,从舌尖暖到心里。爷爷蘸着白糖吃赤豆粽,说这味道和他小时候的一模一样。
暮色降临时,院子里的艾草还在散发着清香。我摸着胀鼓鼓的肚子想,端午的习俗从来不是简单的仪式。那些被捏得歪歪扭扭的粽子,那些带着露水的艾草,藏着的是家人的牵挂,是一代又一代人传下来的温暖 —— 就像奶奶包粽子时总说的:“只要这粽叶的香味还在,日子就总能包出甜来。”
家乡的风俗:端午节的龙舟情
我的家乡在江南水乡,端午节是最热闹的节日之一。每到端午,空气中都弥漫着粽子的清香和艾草的芬芳,而最让人期待的,莫过于那激动人心的龙舟赛。
端午节的前一天,家家户户就开始忙碌起来。奶奶会在厨房里包粽子,翠绿的粽叶在她手中翻飞,糯米、红豆、红枣被包裹得严严实实,再用细绳捆扎得结结实实。我常常蹲在旁边,看着那一个个胖乎乎的粽子从奶奶手中诞生,口水都要流下来。而爸爸则忙着在门口挂上艾草和菖蒲,他说这能驱邪避灾,保佑家人平安。
端午节当天,天刚蒙蒙亮,我就被外面的喧闹声吵醒了。推开窗户,只见河岸边已经聚集了很多人,大家都在兴奋地交谈着,脸上洋溢着期待的笑容。我迅速穿好衣服,跟着爸妈来到河边。河面上,一艘艘龙舟已经准备就绪,船身被涂得五彩斑斓,龙头威风凛凛地高昂着,仿佛随时都要冲向终点。
随着一声锣响,龙舟赛正式开始了。一艘艘龙舟像离弦的箭一样射了出去,船上的队员们个个精神抖擞,他们随着鼓点的节奏,整齐地划动着船桨,水花四溅。岸边的观众们也跟着节奏欢呼呐喊,为自己喜欢的队伍加油助威。我也不例外,扯着嗓子喊着:“加油!加油!”那场面,比任何一场电影都要精彩,比任何一场游戏都要让人热血沸腾。
比赛结束后,获胜的队伍会得到一面红旗,他们高举红旗,绕着河面划一圈,接受观众们的欢呼。而其他队伍虽然没有获胜,但脸上也没有丝毫的沮丧,他们互相击掌,为彼此的努力点赞。那一刻,我明白了,龙舟赛不仅仅是一场竞技,更是一种团结和拼搏的精神象征。
端午节的龙舟赛,就像家乡的一张名片,深深地印在了我的心里。它让我感受到了家乡的热闹与活力,也让我明白了团结的力量。每到端午,我都会想起那激烈的龙舟赛,想起家乡的风俗习惯,想起那些和我一样热爱生活的家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