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人都教我追寻星辰大海,我却独独迷恋尘埃。
不是舞台上追光灯下的金粉,也不是晨曦中飞舞的柳絮,而是最普通不过的、悬浮在空气中的那些微粒。它们无处不在,却又被所有人视而不见。
第一次发现尘埃之美,是在初二的物理课上。当老师拉上窗帘,让一束光从缝隙射入教室,我突然看见了另一个宇宙——无数尘埃在光柱中翩跹起舞,像金色的星河在流动。它们旋转、升腾、碰撞,每一粒都在发光,每一粒都有自己独特的轨迹。那是我第一次意识到,最卑微的存在,在光的加持下也能如此绚烂。
从此,我成了尘埃的观察者。
清晨醒来,我喜欢看阳光穿过百叶窗,在空气中切割出明暗的交界。那些被照亮的尘埃,像被赋予生命的精灵,在光与暗的边界自由穿梭。它们从不在一个地方停留太久,永远在漂泊,却也因此见证了整个世界:从书房墨香到厨房油烟,从窗外花粉到故纸堆里的流年。
课间休息时,同学们追逐打闹,我却靠在窗边看尘埃落定。它们缓缓沉降的过程,像一场慢放的雪花飘落。有的落在窗台积成绒毯,有的跌进墨水染作玄色,更多的继续流浪,等待下一次光临时的起舞。没有哪粒尘埃是多余的,它们共同构成了我们呼吸的空气,构成了光得以显形的介质。
最让我着迷的是雨前的尘埃。暴雨将至时,空气中弥漫着特殊的土腥气,那是尘埃在预告天气的变化。它们比天气预报更准确,比云图更诗意。当第一滴雨珠砸向地面,溅起的不是水花,而是无数尘埃的涅槃重生。
有人说这是无聊的癖好。但在这个追求宏大的时代,能够欣赏微观之美何尝不是一种幸运?尘埃教会我:伟大寓于平凡,永恒藏于瞬间。再渺小的存在,只要找到属于自己的那束光,都能绽放出璀璨。
如今每当我感到迷茫,就会寻找一束光,看其中的尘埃飞舞。它们提醒我:生命的意义不在于永远高悬天际,而在于即使坠落,也要在坠落的过程中跳一支舞。我们都是宇宙中的一粒尘埃,但每粒尘埃里,都藏着整个星空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