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暑假那个蝉鸣燥热的下午,当邻居王阿姨把三岁的朵朵托付给我时,我还没意识到,这短短两小时,会让我真正懂得责任与包容的重量。

起初,朵朵怯生生地抱着布娃娃搭积木,阳光洒在她发顶,一切都显得平静。可当她突然瘪着嘴哭着找妈妈时,我慌了神 —— 手忙脚乱找纸巾,又笨拙地哼起跑调的《小星星》。怀里的小人儿渐渐止住哭声,温热的呼吸落在我颈窝,小手紧紧抓着我的衣角。那一刻,我忽然明白,责任不是随口答应的一句 “放心”,而是当对方依赖你时,必须扛起的担当。我不能再像往常那样只顾自己,得学着去安抚、去照顾一个比我弱小的生命。
后来我们搭积木时,意外突然发生。朵朵伸手够积木,不小心撞碎了桌上的玻璃杯,碎片溅了一地。她吓得脸色发白,眼看又要哭出来。我本能地想皱眉,可看着她慌乱的眼神,话到嘴边却变成了安抚:“没事的,姐姐来收拾。” 我蹲在地上,小心翼翼地扫起每一片碎片,连缝隙里的小渣子都没放过,反复用抹布擦了好几遍地面。起身时,听见朵朵小声说:“姐姐,我不是故意的。” 我摸了摸她的头,告诉她没关系 —— 原来包容不是勉强自己忍耐,而是懂得站在对方的角度,体谅她的无心之失。
那天傍晚,王阿姨回来时,朵朵举着积木塔炫耀,还抱着我的腿不肯撒手。看着朵朵黏人的模样,听着王阿姨的道谢,我心里暖暖的。从前我总觉得,责任和包容是大人的事,可那次照顾朵朵的经历让我明白,它们就藏在生活的小事里:是安抚哭泣的孩子时的耐心,是面对意外时的冷静,是原谅无心过错时的温柔。
那两小时的经历,像一颗种子落在我心里。从此我懂得,责任让我们学会担当,包容让我们学会温柔,而这两样东西,会让我们成为更值得信赖、更温暖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