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了一回“小老师”作文500字
更新时间:2025/11/19 18:43:00   移动版

  那个周末的午后,阳光透过窗棂,在奶奶的老花镜上折出细碎的光。她坐在藤椅里,双手捧着新买的智能手机,像捧着一只易受惊的鸟。屏幕的光映着她不知所措的脸,也映着她与这个时代之间,那道无形的鸿沟。

  “丫头,”她唤我,“这个‘微信’怎么又找不到了?”声音里带着老年人特有的、怕被嫌弃的小心翼翼。

  我搬了凳子坐在她身边。接过手机时,触到她粗糙的指节,那是一双裹着七十多年风霜的手。我点开那个绿色的图标,耐心道:“奶奶,你看,就是这个带着两个聊天泡泡的。”

  她凑近了些,老花镜滑到鼻尖。“哦,绿色的,像咱家旧门楣的颜色。”她试图用自己熟悉的世界来理解这个陌生的符号。我握着她的手,引导她的食指去触摸屏幕。她的动作很僵硬,像初学写字的孩子,生怕一用力就会戳破什么。指尖落下时带着微微的颤抖,仿佛触碰的不是玻璃,而是这个飞速时代灼热的表皮。

  “轻轻一点就好,不用力气的。”我轻声说。

  她试了几次,图标在她指下倔强地不肯响应,或是误触了旁边的程序。她有些懊恼:“老了,不中用了,连个机器都使唤不动。”

  那一刻,我心里最柔软的地方被触动了。我看到的不是一位学不会手机的老人,而是一个被时代列车落在后面的旅人。她曾用这双手教我拿筷子、系鞋带、写第一个歪扭的“人”字。如今,轮到我牵起这双手,教她辨认这个我习以为常,于她却光怪陆离的数字世界。

  我不再催促。我们像两个考古学家,她挖掘着新大陆的规则,我破译着她旧世界的密码。她说“写信”,我理解为“打文字”;她说“相匣子”,我找到“图库”。在那些笨拙的点击和充满误读的对话里,时间慢了下来。

  终于,她独立地找到了微信,点开了和我的对话框,发来了一个系统自带的微笑表情。那个黄色的笑脸在屏幕上定格时,她像个考了满分的孩子,笑得满脸皱纹都舒展开。

  夕阳西沉,给屋子镀上温暖的橙色。我忽然懂得,所谓孝道,在物质丰盈的今天,已不再是反哺之食、温衾之暖。它或许就是做一回“小老师”,以他们当年教我们认识世界时同等的耐心,牵着他们布满老茧的手,一步一步,蹒跚地走过数字时代的独木桥。

  我不是在教她使用一个工具,我是在为她搭建一座桥,桥的这边是她几乎失语的现在,桥的那头,是她理应参与、而非被隔离的,我们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