掉牙记
第一颗乳牙松动时,我总用舌尖顶它,像在玩一场隐秘的游戏。妈妈说掉了牙要放在枕头下,会有牙仙子送硬币来。我摸着那颗摇摇欲坠的小牙,夜里睁着眼睛等,直到晨光爬上枕头,才发现它安安静静躺在嘴角边。
“得自己把牙拔下来才算勇敢。” 爸爸举着镊子示范,我却吓得躲到门后。那颗牙晃得越来越厉害,吃饭时总硌到牙龈,说话也漏风,把 “兔子” 说成 “吐子”,惹得全家笑。爷爷把苹果切成小块:“等新牙长出来,就能啃整个苹果了。”
真正掉牙是在数学课上。我低头捡橡皮,舌尖突然一空,那颗牙就落在了手心里。小小的,带着点血丝,像片褪下的贝壳。我攥着牙跑回家,妈妈正在包饺子,看见我张开的缺牙嘴,忽然红了眼眶:“囡囡长大了。” 那天的饺子馅里多放了虾仁,她说新牙需要营养。
现在我学会了自己系鞋带,能帮妈妈拎菜篮子,枕头下的乳牙攒了满满一铁盒。新长的恒牙尖尖的,啃苹果时会发出清脆的响。爷爷说,成长就像换牙,有点疼,有点慌,却在不知不觉中,让你拥有更坚硬的铠甲,去咬碎生活里的硬壳,尝到藏在里面的甜。
那天整理铁盒,我把最开始掉的那颗小牙放在手心。阳光透过它照进来,泛着淡淡的粉。原来成长从不是轰轰烈烈的瞬间,而是像掉牙这样,在一次次小小的告别里,悄悄长出新的力量。
破茧
成长像一场静默的蜕变。
记得第一次独自过马路时,我的手心沁出冰凉的汗珠。红灯像只严厉的眼睛瞪着我,斑马线突然变得那么宽。当终于跌跌撞撞跑到对面,回头看见妈妈在梧桐树下微笑的身影,突然觉得书包轻了许多。
六年级那场朗诵比赛前,我在镜子前练习到嗓子沙哑。站上礼堂舞台时,聚光灯烤得脸颊发烫,稿纸在手中簌簌发抖。但当"大江东去"四个字脱口而出时,仿佛有股力量从脚底升起,台下黑压压的观众渐渐变成了江岸的芦苇。
去年冬天给流浪猫搭窝的经历最难忘。纸箱在雪地里塌了三次,我的手指冻得像胡萝卜。最终看到那只三花猫钻进铺着旧毛衣的小屋时,它琥珀色的眼睛映着雪光,让我突然理解了"温暖"这个词的分量。
现在的我依然会害怕,会犯错,但开始懂得这些忐忑都是成长的年轮。就像抽屉里那排不同高度的铅笔,每一道磨损的痕迹,都在记录着手掌慢慢舒展的轨迹。
成长的滋味
成长像一杯柠檬水,初尝时酸涩,回味时却带着清甜。记得第一次独自上学的那天,我紧紧攥着书包带,站在小区门口迟迟不敢迈步。梧桐树的影子在地上摇晃,就像我忐忑不安的心情。当终于鼓起勇气走过第一个路口时,背后传来妈妈躲在树后喊"加油"的声音,那一刻,我忽然发现勇气是可以这样一点点积累的。
成长也像一棵小树,总要经历风雨的考验。去年参加朗诵比赛时,紧张得手心冒汗,站在台上差点忘词。但当我看到台下老师鼓励的目光,听见同学们轻轻的掌声,突然就找回了声音。虽然最终只得了三等奖,但站在舞台上的那份从容,却成了我最珍贵的收获。
现在的我依然会害怕,会犹豫,但已经学会了把困难拆解成一个个小目标。就像搭积木一样,只要一块一块耐心搭建,再高的塔也能成形。成长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事,而是在无数个"第一次"中,我们慢慢发现自己比想象中更勇敢、更坚强。这大概就是成长最动人的地方吧——你永远不知道下一个挑战会让自己变得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