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桨上的西湖
乌篷船的木桨切开湖面时,晨雾还没散尽。淡青色的水汽贴着水面流动,把断桥的石拱晕成幅水墨画,桥洞里的倒影随着船身摇晃,像块被揉碎的玉。船夫的竹笠边缘挂着水珠,他竹篙一点,船尾便漾开层层涟漪,惊得躲在荷叶下的小鱼 “嗖” 地窜进菱角丛。
船过平湖秋月时,露水正顺着柳丝往下滴。某片柳叶突然飘落,打着旋儿落在我的茶盏里,碧螺春的热气裹着叶香漫上来,混着湖水的清冽,像把春天的钥匙。对岸的画舫里传来评弹的弦音,吴侬软语混着琵琶声,被风揉碎了洒在水面,连波纹都跟着变得缠绵。
穿过锦带桥洞的瞬间,阳光突然刺破云层。三潭印月的石塔在波光里晃出三个影子,船夫说中秋夜这里会点上蜡烛,塔洞里的烛光映在湖面,能数出三十三个月亮。我低头看船板上的水渍,竟也洇出个小小的圆月,被木桨带起的水花轻轻抹去。
正午的湖心亭飘着桂花糖藕的香。卖茶点的阿婆挎着竹篮上船,蓝布头巾沾着金桂的碎蕊。她递来的定胜糕还冒着热气,豆沙馅甜得恰到好处,像把温柔的小锤,轻轻敲在舌尖上。亭边的游船都泊在柳荫里,船娘们坐在船头绣花,丝线在阳光下闪着光,和湖底的水草一样灵动。
返程时遇见学划船的孩童,木桨在水里打了个旋,溅起的水珠落在我的帆布包上。包侧的拉链挂着片银杏叶,是去年秋天在苏堤捡的,此刻被湖水打湿,叶脉竟透出淡绿的光。船夫说这是西湖在留客,那些藏在桨声里的秘密,要等下次来,才能听得更清。
船靠岸时,夕阳把湖面染成蜜糖色。我摸着船舷上被无数手掌磨出的光滑纹路,突然明白西湖的美从不在某座桥、某片荷,而在木桨划开的每道涟漪里,在茶盏里打转的每片柳叶上,在每个愿意慢下来,听湖水说悄悄话的时光里。
西子浮光
清晨的西湖还笼着薄雾,游船码头已排起长队。木质画舫随着水波轻轻摇晃,船头雕着的莲花纹在水影里忽明忽暗,像是随时会活过来。
船工竹篙一点,我们便滑进了水墨画里。三潭印月的小石塔立在远处,像三枚被遗忘的围棋棋子。忽然有鱼跃出水面,"扑通"声惊得岸边柳枝一颤,抖落几滴宿雨。导游说这是西湖鲢鱼在讨食,船娘便笑着撒了把碎馒头,水面顿时绽开无数银色的嘴。
行至湖心,雷峰塔的金顶恰好被阳光点燃。船上的孩子数着塔层,却把倒影也算进去,硬是数出十四层来。白堤上的游人渐渐多成彩色的点,有个穿汉服的姑娘在放纸鸢,那燕子风筝飞得比保俶塔还高,翅膀上染着苏堤春晓的桃粉色。
最妙的是途经曲院风荷。六月末的荷花开得正疯,粉白的花瓣里坐着嫩黄莲蓬,宛如盏盏小酒杯。我们的船挤开荷叶时,惊起两只白鹭,它们掠过水面叼走的小鱼,在阳光下闪得像块碎银子。
返航时下起太阳雨。游人们挤在船舱里分食藕粉,船尾的老伯却摸出个酒葫芦独酌。雨丝斜斜地刺入湖面,激起无数细小的光点,整片湖水忽然变成了摇晃的星河。靠岸时雨停了,我的鞋底沾着几片荷瓣,走起路来带着西湖特有的清香。
乘船游西湖
清晨的西湖笼罩在一层薄雾中,像一位蒙着轻纱的少女,朦胧而神秘。我站在码头边,看着一艘艘木船轻轻摇曳,迫不及待地想要开启这场与西湖的约会。
踏上小船,木质甲板发出轻微的"吱呀"声。船夫是一位六十多岁的老伯,古铜色的脸庞上刻满岁月的痕迹。他熟练地撑起竹篙,小船便缓缓驶离岸边,划破平静的水面,荡开一圈圈涟漪。坐在船头,清凉的晨风拂过脸颊,带着湖水特有的湿润气息。
西湖的水真静啊!像一面巨大的镜子,倒映着蓝天白云和远处的山峦。偶尔有鱼儿跃出水面,激起小小的水花,才打破这如镜的平静。远处雷峰塔的倒影在水中轻轻摇晃,仿佛在诉说着千年的传说。我忍不住伸手触摸湖水,清凉的感觉立刻从指尖传遍全身。
小船缓缓前行,穿过一座小巧的石拱桥。桥洞与倒影在水面形成一个完美的圆,像极了古代的铜钱。船夫一边撑船一边讲述着西湖的故事:"这条航线啊,苏东坡当年也走过。"我不禁想象着千年前的文人墨客泛舟湖上的情景,他们是否也像我这样,沉醉在这湖光山色之中?
中午时分,阳光穿透云层,洒在湖面上。金色的阳光与碧绿的湖水交相辉映,整个西湖仿佛被镀上了一层碎金。远处的游船像一片片树叶漂浮在水面上,近处的水鸟时而掠过水面,时而停在浮萍上休息。我取出随身携带的相机,想要定格这美丽的画面,却发现任何照片都无法完全记录此刻的美。
夕阳西下时,我们结束了这次游湖。回头望去,晚霞中的西湖像一位披着金纱的仙子,美得让人心醉。这次乘船游西湖的经历,不仅让我领略了"淡妆浓抹总相宜"的西湖美景,更让我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与伟大。在这喧嚣的城市中,西湖就像一方净土,让人的心灵得到片刻的宁静与洗涤。
乘船游西湖
俗话说地好:“,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这个暑假,我和几个小伙伴将去享受天堂的滋味。诱下,我我们要去闻名中外的西湖。刚到西湖湖畔,便见沿岸停泊着一艘艘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游船。船老大们正忙着擦洗,把整条船收拾得干干净净的;眺望远方,西湖中间荡漾着几叶小舟;一座座凹凸的峰峦要出发了包围着波光粼粼的西湖,有山有水的西湖!
在如此美不胜收的景色引按捺不住心中的欣喜和好奇,迫不及待地和小伙伴抢先坐到船上。船老大将两只船桨分别搁在船尾左右的边缘上,两手紧握船桨的手柄,随着身子一起一伏的晃动,熟练的把船驶离湖岸。泛舟西湖,微风轻抚,游船在湖中轻轻摇摆,好似躺在摇晃不定的摇篮之中;在加上柔柔阳光的沐浴及青青湖水的滋润,不时还有鱼儿越出水面,更让我感觉到一种难以言喻的惬意!
不一会儿,船老大就把船划到了湖中心的“三潭映月”。远远望去,犹如三座微型的宝塔矗立在西湖中央,三座“宝塔”呈三角形状分布,船缓缓地驶近了“三潭映月”,仔细一瞧,呵!这哪是什么“宝塔”呀?明明是一个倒沉在西湖中的“水中鼎”露出水面的三只脚,据说中秋节时在“三潭映月”看月亮,能同时看见十七只月亮。听到这儿我为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以及他们创造出来的奇迹感到深深的自豪和骄傲。
绕过“三潭映月”,船老大将船驶回岸边,我们继续向第二景点进发了。离开西湖已经很远了,我还依依不舍地回头望西湖,它真是太美了。难怪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中有这样的诗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抺总相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