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屉里的旧日记本
整理书桌时,那本封面印着小熊的日记本从词典后滑出来。翻开泛黄的纸页,五年级的字迹歪歪扭扭:“今天小组讨论,我想说的话全堵在喉咙里,像吞了团棉花。”
初一时的班会课,老师让每个人上台分享暑假趣事。我攥着发言稿的手心冒出汗,稿纸边缘被捏得发皱。当目光扫过台下同学的笑脸 —— 后座男生正转着笔,喂猫的马尾女生冲我眨眼睛 —— 突然想起日记本里那句 “害怕被嘲笑”。深吸一口气的瞬间,堵在喉咙里的话突然涌了出来,讲到去海边捡贝壳时,连自己都惊讶于声音的清亮。
第一次数学月考的红叉像片刺目的网。我躲在香樟树下翻旧日记本,里面记满了 “我数学永远学不好” 的叹息。这时社团招新时认识的男生抱着习题册走来,他指尖敲着我的错题本:“你看,辅助线应该这样画。” 阳光透过叶隙落在他的笔尖,那些交错的线条突然变得清晰。现在我的错题本上贴满了便利贴,红笔写的订正旁,多了蓝笔标注的 “今天又懂了一道题”。
上个月的校园艺术节,我报了吉他独奏。登台前在后台转圈,看见镜子里的自己:不再是那个躲在合唱队最后一排的女生,白衬衫的领口系着自己打的蝴蝶结。琴弦响起时,台下的荧光棒晃成星海,马尾女生举着 “加油” 的牌子,连严肃的班主任都在轻轻打节拍。
日记本的最后一页,我写下新的句子:“原来成长就像把蜷缩的嫩芽慢慢舒展开,那些曾经害怕的风,如今都成了让枝叶更挺拔的力量。” 合上本子时,窗外的香樟叶沙沙作响,像在为某个悄悄蜕变的身影鼓掌。
我在变
站在镜子前,我忽然发现自己的校服袖子短了一截,手腕骨突兀地露在外面。母亲说这是去年才买的衣服,怎么今年就穿不下了?我才惊觉,原来自己在不知不觉间已经变了这么多。
记得刚上初中时,我总爱把书包里塞满各种颜色的荧光笔。课本上画满波浪线,红的划重点,蓝的标注释,黄的勾名言。现在翻开课本,只剩下零星几道黑色水笔的划线,像秋后稻田里残留的稻茬。老师说这叫"学会了抓重点",我却觉得,是自己渐渐失去了为知识欢呼雀跃的能力。
课桌抽屉里还躺着初一时的日记本。那些用感叹号结尾的句子,如今读来让人脸红。"今天和小敏绝交了!!!""数学考了89分,我要死了!!!"现在的新日记本上,更多的是省略号。"体育课又没及格……""父母还是不理解我……"字迹倒是工整了许多,可当初那股子不管不顾的劲头,就像被橡皮擦一点点蹭掉了似的。
最明显的变化在手上。左手食指内侧还留着小时候削铅笔的疤痕,右手虎口却磨出了薄茧。钢琴老师上周还感叹:"你现在弹《致爱丽丝》,可比两年前稳当多了。"可我知道,那些曾经让我流泪的旋律,现在不过是肌肉记忆里的几个音符组合。就像我能一边解二次函数一边想晚饭吃什么,弹琴时手指在跑,心思却飘到了明天的英语听写。
前天整理旧物,翻出一张小学毕业照。照片里那个咧嘴大笑的女孩,门牙缺了一角,辫子扎得歪歪扭扭。我下意识摸了摸现在整齐的牙齿,突然鼻子发酸。原来长大就是这样的——像褪皮的蛇,新生的部分更坚硬光亮,可蜕下的那层透明薄衣,再也贴不回去了。
书包越来越重,个子越来越高,镜子里的脸却越来越陌生。我知道还会继续变下去,只是偶尔会怀念,那个为了一颗糖果就能开心一整天的自己。
我在变
站在镜子前,我细细打量着镜中的自己:个子长高了,肩膀变宽了,嘴角悄悄爬上了一丝不易察觉的坚毅。原来,我正在不知不觉中改变着。
记得刚上初中时,我是个胆小怕事的孩子。上课时明明知道答案,却总是不敢举手;运动会上看着同学们在跑道上挥洒汗水,我却躲在树荫下不敢报名;小组讨论时,即使有不同想法,也总是怯生生地选择沉默。那时的我,像一只缩在壳里的蜗牛,害怕外面的风雨。
改变是从那节语文课开始的。李老师提出了一个关于《背影》的讨论题,我的心跳突然加速——这个问题我昨晚刚好想过!手指在桌下悄悄绞着衣角,目光在老师和同学之间游移。就在这时,我看见李老师温和的眼神似乎在鼓励我。深吸一口气,我颤抖着举起了手。当我说完最后一个字时,教室里响起的掌声让我第一次尝到了勇敢的甜头。
现在的我,已经能主动参加班级的辩论赛了。上周的"网络利弊"辩论会上,我作为正方二辩,面对对方辩友的犀利提问,不再像以前那样慌乱。我听见自己清晰的声音在教室里回荡:"科技本身没有对错,关键在于我们如何使用它。"说完这句时,我看见班主任在台下对我竖起了大拇指。
更让我惊喜的是,我开始主动帮助他人了。上周五放学时,我发现新转来的小雨同学找不到教室,便自告奋勇带她去办公室。看着她感激的眼神,我突然明白:帮助别人的感觉,原来比得到帮助更快乐。
站在镜子前,我对着镜中的自己笑了笑。这个正在改变的我,或许还不够完美,但每一天都在朝着更好的方向前进。就像春天里的小树苗,虽然现在还不够茁壮,但只要向着阳光努力生长,终有一天能长成参天大树。我在变,而且会一直变下去,变得更勇敢,更温暖,更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