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守望青春作文四篇
更新时间:2025/8/4 10:51:00   移动版

  守望青春

  教室后墙的倒计时牌又翻过一页,粉笔灰在阳光里轻轻飘散。我望着前排同学晃动的马尾辫,突然意识到,这就是青春最生动的模样。

  清晨的操场上,总有人抱着书本小声背诵。晨光透过香樟树叶,在他们专注的侧脸上投下斑驳的光影。课间十分钟,走廊里此起彼伏的笑声像一串银铃,有人讨论习题,有人分享零食,连空气都飘荡着青春特有的活力与喧闹。

  记得那次运动会,我们班的小雨在接力赛中摔倒了。当她红着眼睛爬起来继续奔跑时,全班同学都跟着她一起冲刺。那一刻,我看见青春不是完美的姿态,而是跌倒后依然选择向前的勇气。就像教室窗台上那盆被我们轮流照料的多肉,在一次次忘记浇水后,依然顽强地冒出新芽。

  晚自习的灯光下,每个人都在书写自己的故事。有人为解出一道数学题而雀跃,有人为背熟一篇课文反复诵读。这些看似平凡的瞬间,都在时光里沉淀成闪亮的星辰。当毕业照定格的瞬间,我忽然明白,青春最美的不是结果,而是我们共同守望的过程。

  如今每当我走过教学楼,总会驻足望向那间熟悉的教室。阳光依旧会穿过窗户,在课桌上投下温暖的光斑,仿佛还能看见那些年轻的脸庞,听见那些关于梦想的絮语。青春就像一颗会发光的种子,永远在我们心里最柔软的角落,静静生长。

  跑道边的向日葵

  操场边的向日葵开得正盛时,我们总在放学后趴在栏杆上聊天。汗水浸透的校服贴在后背,风过时掀起衣角,带着青草和阳光的味道。

  数学课代表的练习册永远写得像印刷体,却会在课间偷偷画漫画,女主角的马尾辫总翘得老高,像极了隔壁班的体育委员。我们抢着看画稿时,他的耳朵红得像熟透的樱桃,却还是把最新的一页塞过来:“不许笑。”

  运动会的接力赛最让人揪心。第三棒的小雨摔在跑道上,膝盖渗出血迹,却抓着接力棒爬起来继续跑。我们在终点线喊得嗓子发哑,看她一瘸一拐地冲过来,校服上沾着的草屑像别上了勋章。后来她的创可贴换了又换,却总说那是 “最酷的纪念品”。

  教室后墙的黑板报换了又换,从 “新学期加油” 到 “冲刺期末”,粉笔灰落在值日生的发梢,像撒了层薄薄的雪。有次大扫除,我们发现黑板夹缝里卡着半块橡皮,上面还留着牙印 —— 那是开学时小宇咬着橡皮背古诗的证据,引得大家笑作一团。

  现在路过操场,总能看见新的向日葵在风中摇晃。它们朝着太阳的样子,多像那时的我们,带着点笨拙的认真,把青春的日子过得热热闹闹。那些藏在课本里的纸条,跑道上的脚印,还有被笑声震落的粉笔灰,都是青春留下的印记,轻轻一碰,就暖得让人想起从前。

  守望青春

  老校工陈伯的储物柜里,藏着一本泛黄的记过簿。那些被雨水洇开的蓝色墨迹,记录着我们所有"罪状":高二(3)班林小雨,上课传纸条;高三(1)班张明,在走廊踢足球……而最后一页,永远留着半页空白。

  每天清晨六点,陈伯的铁皮手电筒就会在操场边缘画出一道弧光。他总能在最隐蔽的角落揪出背单词的逃操学生,却从不揭发他们藏在英语书下的漫画。那年平安夜,我们躲在实验室后门吃火锅,蒸汽糊满窗户的瞬间,手电光突然穿透雾气。大家僵在原地,却听见外面咳嗽一声:"风大,我帮你们挡着门。"

  毕业前大扫除,我在工具间发现陈伯的"宝藏"——一铁盒的橡皮筋枪零件、被没收的漫画书、甚至还有十年前学长留下的纸飞机。所有"赃物"都贴着便签:"2015届2班王浩""2018届6班李想"……就像一座青春的博物馆。

  拍毕业照那天,陈伯第一次站到了镜头前。他努力挺直微驼的背,洗得发白的工作服口袋里,露出半截没收来的竹蜻蜓。快门按下的瞬间,突然有蝴蝶停在他肩章上,而所有人都默契地没有提醒。

  现在每次回母校,我总要先看看那间亮着灯的值班室。陈伯的手电筒依然在暮色中巡逻,像永不熄灭的灯塔。那些被他悄悄守护过的年少轻狂,最终都变成了记过簿上,永远写不完的下半页。

  《守望青春》

  教室最后一排的窗台上,摆着一盆绿萝。它是我高二那年从操场边移栽的,如今藤蔓已沿着防盗网爬出半米。每当夕阳穿过叶片,墙上便投下摇曳的绿影,像一条无声的时间刻度,提醒我——青春正在被悄悄丈量。

  我守在这里,也守着自己尚未说出口的梦想。讲台上的粉笔末簌簌落下,像一场微型雪;前排女生把马尾扎得更高,露出修长的脖颈;同桌在草稿纸上画满音符,他说要把校歌改成摇滚版。这些细碎的瞬间,被我收进日记本,像收好一把未点燃的焰火,等待某个深夜独自照亮自己。

  五月运动会,三千米最后一圈,我的鞋带突然散开。耳边是呼啸的风,脚底像灌了铅,我几乎想放弃。就在此时,跑道外传来班主任沙哑的嗓音:“别怕!终点一直在那儿,不会跑掉!”那一刻,我突然明白,守望青春从来不是独自的跋涉,而是有人替你守住终点,让你放心去追。

  高考前夜,我把绿萝的枯叶一一剪去,又在盆里添了新土。做完这一切,心里像完成了一场仪式。第二天清晨,我抱起花盆,把它交到下一届学弟手中:“帮我继续守着。”他郑重地点头,阳光照在他尚未被习题磨旧的校服上,亮得晃眼。

  走出校门时,我没有回头。但我知道,那盆绿萝仍在风里轻轻摇晃,替我们守望又一代人的青春——守望那些未完成的试卷、未说出口的喜欢、未到达的远方。而真正的终点,其实早已在我们的奔跑里,悄悄亮起了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