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次失败教会我的事作文
"啪!"一声脆响,我手中的素描纸被揉成一团,重重地摔在地上。画室里安静得可怕,只剩下我急促的呼吸声。这已经是今天第五张失败的画作了,我盯着画纸上歪歪扭扭的线条,感觉胸口像是压了一块大石头。
那是去年准备美术考级的日子。作为美术特长生,我信心满满地报了名,以为凭着自己的基础一定能轻松通过。可是当真正拿起画笔时,我才发现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老师要求的明暗对比、透视关系,我的画纸上全都变了形。第一次模拟考试,我的作品被老师当众批评:"线条太生硬,构图不完整。"
回到家,我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对着画板发呆。窗外的梧桐树叶沙沙作响,像是在嘲笑我的无能。我抓起橡皮狠狠地擦着画纸,直到把纸擦破。眼泪不争气地往下掉,打湿了画纸上的污渍。我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根本就没有绘画天赋。
就在我快要放弃的时候,妈妈轻轻推开了房门。她没有说什么大道理,只是坐在我身边,递给我一张纸巾。"还记得你第一次学骑自行车吗?"妈妈温柔地问。我的思绪回到了那个夏天,我摔了无数次,膝盖都擦破了皮,但最后不也学会了吗?
我重新拿起画笔,开始一遍又一遍地练习。清晨的画室里,我是第一个到的;傍晚的余晖中,我总是最后一个离开。我仔细观察老师的示范,认真研究优秀作品的每一个细节。慢慢地,我找到了感觉,画笔开始听话了。
考级那天,我深吸一口气,从容地完成了作品。当成绩公布的那一刻,我看到了"优秀"两个字。这次经历让我明白,挫折不是终点,而是成长的起点。就像竹子需要经历风雨才能长得更挺拔,人生也需要经历挫折才能变得更强大。
摔碎的陶泥罐
美术教室的窗台上,摆着个裂成三瓣的陶泥罐。罐口歪歪的,罐身还留着我没抹匀的指印,可我总舍不得扔 —— 它碎的那天,我才懂了什么是扛事。
上学期美术课要做陶艺,我选了最难的 “花瓣罐”。老师演示时,陶泥在转盘上乖乖转圈,指尖一碰就开出朵花瓣。可到我手里,陶泥像块倔强的石头,要么歪歪扭扭站不稳,要么转着转着就塌成泥饼。同桌的林小雨都捏出罐底了,我的陶泥还在转盘上 “打滚”,指缝里沾着湿乎乎的泥,擦在围裙上,印出串黑手印。
“我不行。” 第五次把陶泥捏塌时,我把工具往桌上一摔,眼泪砸在泥团上,洇出个小坑。美术老师蹲在我旁边,没捡工具,反倒拿起我捏坏的泥坯:“你看这纹路,像不像花瓣的脉络?” 她指尖划过泥坯上的指印,“塌了就重新揉,陶泥哪有不摔的。” 阳光从她身后照进来,把她的白发照得亮亮的,她手里的泥坯在光下,竟真有点花瓣的软乎劲。
那天放学,我留在教室重新做。转盘转得慢,我就跟着慢慢捏,指尖被陶泥磨得发红,就往手上抹点水。有次快捏出罐口了,手肘不小心撞了下转盘,陶泥罐 “啪” 地摔在地上,裂成了三瓣。我蹲在地上捡碎片,指尖被瓷片划了下,血珠滴在泥罐碎片上,红得扎眼。
正抹眼泪时,老师端来碗清水:“试试修补呀。” 她教我把碎片泡在水里,待陶泥软了,一点点往起粘。粘到半夜,罐身总算拼好了,就是罐口歪得更厉害,接缝处还留着歪歪的指印。“比之前的有灵气。” 老师帮我把罐摆在窗台上,“碎过的陶泥,粘起来更结实。”
现在那陶泥罐还在窗台上。有次下雨,雨水顺着裂缝往里渗,罐底竟长出了株小野草。我忽然懂了,成长就像捏陶泥,谁都得摔几次。那些摔碎的疼,粘补时的急,还有最后歪歪的成品,都是让日子变结实的东西 —— 就像这陶泥罐,虽不平整,却盛着比完美更珍贵的事。
墨痕深处见花开
那个挫折发生在初三寒假的书法比赛现场。
我练了三年颜体,自诩得了几分真传。比赛内容恰是练过百遍的《兰亭序》,我心中暗喜,挥毫时甚至带着表演意味。最后一笔收锋,耳边已响起想象中的掌声。
结果仅获优秀奖。评语如针:“形似而神非,如纸花无香。”
回家路上,我把奖状揉成团。途经少年宫书法班,听见老师正在训人:“又写这么快!王羲之写《兰亭序》时,可想着要当天下第一?”
如被雷击。我突然明白失败的原因——太想赢,反而忘了书写本身的喜悦。
次日我求教于书法协会的陈老先生。他让我临《兰亭序》,却在纸上洒满芝麻:“何时笔尖不碰芝麻,何时停。”
第一天,芝麻被墨染黑;第三天,碰飞少许;第七天,终于能悬腕运笔而不惊动一粒芝麻。老先生点头:“现在,忘掉比赛,写给你自己看。”
奇妙的事发生了。当我不再计较笔画得失,笔墨反而有了呼吸。撇如刀,捺似桨,竖是苍松,横成远岫。原来书法不是表演,而是修行;不是争胜,而是养心。
三月后的补赛,我再次写下《兰亭序》。当“欣于所遇”四字落纸时,我不再关心评委是否点头,只沉醉于笔尖与纸面的对话。那是我第一次感受到,原来挫折是慈悲的导师,它击碎你的外壳,为了让真正的心跳破壳而出。
最终我捧回一等奖证书,但比奖状更珍贵的,是评语栏那句:“见字如见山水,有清气充盈。”
如今每遇挫折,我总会铺纸研墨。那些墨痕深处藏着所有成长的密码:最美的花开在破碎的土壤,最深的领悟来自跌倒时的仰望。挫折不是终点,而是心灵真正开始呼吸的起点。
挫折中的成长
在人生的道路上,挫折是不可避免的。它像一块块坚硬的石头,横亘在我们前行的道路上,让我们不得不停下脚步。然而,正是这些挫折,磨砺了我们的意志,让我们在成长的道路上变得更加坚强。
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学校组织了一场乒乓球比赛。我从小就喜欢打乒乓球,技术也不错,所以毫不犹豫地报了名。比赛前,我信心满满,觉得自己一定能取得好成绩。我每天放学后都坚持练习,对着墙壁打球,练习各种技巧,甚至在梦里都在想象自己夺冠的场景。
比赛的日子终于到了。我早早地来到比赛场地,看到其他选手都在热身,我也赶紧加入其中。第一轮比赛,我轻松地赢了对手,顺利进入下一轮。第二轮,我遇到了一个实力相当的对手,比赛进行得非常激烈。我们你来我往,比分一直咬得很紧。最终,我凭借着稳定的发挥,赢得了比赛,进入了决赛。
决赛的对手是一个高年级的同学,他的技术非常娴熟,发球和接球都非常厉害。比赛开始后,我很快就发现自己处于劣势。他的球速非常快,角度也很难判断,我几次都接不住球。比分渐渐拉开,我感到非常紧张和焦虑。我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心里想:“我怎么可能赢过他呢?”
就在我快要放弃的时候,我想起了爸爸曾经对我说的话:“比赛不仅仅是技术和体力的较量,更是心理的比拼。只要你坚持下去,就一定有机会。”我深吸一口气,告诉自己要冷静下来,认真分析对手的每一个动作。我开始调整自己的节奏,尽量减少失误。慢慢地,我找到了一些应对的方法,比分也开始接近。
最终,我虽然没有赢得比赛,但我在比赛中学会了如何面对强大的对手,如何在压力下保持冷静。这次比赛让我明白,挫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信心。只要我们勇敢地面对挫折,坚持不懈,就一定能在挫折中成长。
这次乒乓球比赛的经历,让我在面对困难时不再轻易放弃。它教会了我如何在挫折中找到希望,如何在失败中汲取力量。挫折是成长的催化剂,它让我们变得更加坚强,更加成熟。我相信,在未来的道路上,无论遇到多大的挫折,我都能勇敢地面对,因为我知道,挫折是成长的必经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