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燃起信仰的明灯作文700字
更新时间:2025/10/11 20:20:00   移动版

  深夜的台灯下,我轻轻抚摸着书桌上那盏铜制的煤油灯——那是爷爷留下的,灯罩上还留着他用钢笔刻的一行小字:"心有明灯,不惧长夜"。每当凝视这盏灯,我总能感受到一种温暖而坚定的力量,那是信仰的光芒。

  信仰是暗夜里的北斗。记得去年参加诗词大会集训时,我曾因记不住《离骚》的繁复典故而崩溃大哭。指导老师没有责备我,只是带我去看展厅里那幅屈原画像。画中的诗人虽形容枯槁,眼中却燃烧着炽热的光芒。"你看,"老师指着画中那株被风雨压弯却依然挺立的香草,"当世人皆醉时,是信仰让他坚守美政的理想。"那一刻,我忽然明白,正是对理想的执着让屈原的诗篇穿越千年依然鲜活。回到书桌前,我重新摊开竹简般的诗稿,在台灯下逐字推敲,那些曾经晦涩的句子渐渐有了温度。 信仰是绝壁上的绳索。去年暑假,我和登山社的同学挑战海拔三千米的鹰嘴崖。在缺氧的峭壁上,我的双腿像灌了铅,指甲深深掐进岩缝。就在快要坚持不住时,队长指着岩缝里一丛倔强生长的野杜鹃:"瞧见没有?它每年都在最陡的崖壁上开花。"我们互相搀扶着向上攀登,当终于站在峰顶看见朝阳刺破云层时,晨光中飞舞的岩鸽像一串串跳动的音符。那一刻我懂得,信仰不是虚无的口号,而是支撑我们突破极限的内在力量。 信仰是文明长河中的薪火。参观敦煌莫高窟时,讲解员说起常书鸿先生放弃巴黎的优渥生活,扎根大漠守护壁画的故事。在布满沙砾的洞窟里,他用手电筒微弱的光亮照亮飞天衣袂上的金箔,这一守就是半个世纪。那些斑驳的壁画之所以能重焕光彩,正是因为一代代守护者用信仰的明灯驱散了岁月的尘埃。

  如今,每当我迷茫时,总会想起爷爷的话:"人这一辈子,总要有点照亮前路的东西。"那盏铜灯依然亮着,它提醒我:信仰不是遥不可及的星辰,而是每个人心中那簇不灭的火焰。只要我们愿意点燃它,就能在人生的长夜里,走出属于自己的光明之路。